华商报渭南讯(记者 杨伯涵) 蒲城县在今年西部特岗教师招录中,有5名高分考生未被录取,而一部分比他们成绩低者却被录取。落选者质疑县教育局招录的公正性。县教育局解释是实行“定校报考”措施,因限制以前有人招录后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学校。
落选考生:成绩考得不错却没被录取
据一位考生反映,今年6月份,他网上报考蒲城县的特岗教师。随后,通过蒲城县教育局的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成绩考得不错,在录取范围内,就等着体检和培训了,可到了8月初时,蒲城县教育局电话通知没被录取。”
该考生说,和他一样成绩优异且在录取范围之内却“被挤下来”的共有5名考生,大家都愤愤不平。近日,他们多次去蒲城县教育局反映情况,但都没有合理答复。根据考生提供的蒲城县2010年招录特岗教师的录取名单,记者看到,在该县最终录取的30名特岗教师中,这5名“被挤下来的”考生的成绩比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都要高。
县教育局:出台实施方案“定校报考”
对此,蒲城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西庆表示,从考试成绩看,这5人应该在录取范围内,但最后被淘汰是“有原因”的。
他说,今年是蒲城县实施西部特岗教师计划的第二年,共有30个名额,招考工作由县教育局局长雷林瑞任领导小组组长,前期有223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的统一报名,县教育局负责资格审查及考试等。最后有203人参加了考试,7月11日笔试,7月19日90人参加面试。从资格审查到笔试、面试,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那为什么成绩优异者没有被录取,而分数低者却能录取?杨西庆的解释是,县教育局为这次招录特岗教师出台了个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笔试之后、面试之前“定校报考”,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一个科目。“如果多人都报了一个学校,根据笔试、面试总分录取成绩最高者,即使你的成绩比报考其他学校的被录取者高也会被淘汰。”
为什么要出台这一限制措施?杨西庆的解释是,以前,有的人招录后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学校,而是千方百计往条件好的学校调。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教育局在今年就实行了这个措施来加以限制。
业内人士:“定校报考”留“操作空间”
“这就是所谓的由成绩从高往低择优录取吗?那当初报名的时候填的服从调配又从何解释呢?”对于教育局的这个说法,高分落选者不认同。他们表示,国家公布的特设岗位教师录取规定:按照笔试、面试两次分值之和计算出总分,根据招募科目及需求数量,从高分到低分按各类各学科实招人数1∶1的比例提出拟聘人员。
对蒲城县教育局的做法,该县教育系统一位人士也不认同,“加‘定校报考’这道门槛有悖于常理。如果应聘者录取了但不服从调配,可视为主动放弃,教育局完全可以顺延录取,这才合乎规定。而教育局把‘定校’放在笔试后、面试环节之前,这就很微妙了,就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据了解,在接到5名落选者反映后,渭南市教育局已责令蒲城县教育局改正,但至今没有结果。
“我准备放弃,另外找工作算了。”昨日,5名落选者中的一名女生说,考出好成绩,她很高兴,但理想很快破灭。现在,她不愿意再等待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
按照省教育厅规定,2010年,我省“特岗计划”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开招募特岗教师2000人,特岗教师服务期为3年,服务期内全部安排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原则上本科学历者安排进入初中任教、专科学历者安排进入小学任教,可根据当地农村教育的需求在乡镇学校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