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持过程中所拍照片显示,司机当时谈笑风生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昨日报道,菲律宾警方在调查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时发现,菲律宾籍大巴司机存在诸多疑点,他一直表现轻松,甚至谈笑风生,警方怀疑他是劫匪门多萨的帮凶。
马尼拉市长阿尔弗雷多S利姆昨日透露,警方正在全力调查38岁的大巴司机阿贝托卢邦。警方事后发现,整个过程中阿贝托的表现非常怪异。利姆说:“从头到尾他一点儿也不害怕,而且对绑匪门多萨表现得很友善。他一直在笑。”利姆表示,阿贝托的表现与通常情况下作为“人质”的人们相差很大,他显得很轻松。从车窗跳出逃生后,阿贝托说是用指甲剪撬开了手铐,这个说法极荒谬。也正是因为他向外界称车上15名人质全部遇难,菲警方包围旅游大巴展开强攻。
与此同时,警方怀疑门多萨的弟弟也可能是帮凶,在将一封信递交哥哥门多萨时,他竟然说了一句“别投降”。
能力、策略、部署有明显缺陷
菲警方承认解救有失误
人质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和专家指责菲警方在处理危机情况时不够果断,行动缓慢。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为警方辩解称,解救程序正确,但策略运用存在缺陷。
■总统为警方辩解
人质被当“护盾”突袭有困难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历时约12个小时,特警突袭行动后,8名游客被枪杀。
阿基诺三世对此辩解称,警方等待10小时后发起行动并无不妥,原因是门多萨看上去不像穷凶极恶的歹徒,警方相信“可以和平解决”。他认为,门多萨把人质当作“护盾”给警方突袭制造了诸多困难。他还批评传媒全程直播,使枪手得知警方部署。
马尼拉警察局长圣地亚哥承认,尽管程序无错,但整个应对过程中存在失误。当时特警队员用锤子击碎了车窗,但劫匪利用人质当盾牌,导致特警队员在车外不知所措地与劫匪僵持一个多小时。警方向车内发射催泪弹后,狙击手将劫匪击毙,但是在此之前,8名人质已经遇害。“我们在能力、策略和部署方面看到明显缺陷,”圣地亚哥说,“我们将展开调查。”
阿基诺三世也表示:“我们将增加资金支持,提供当前缺乏的相关训练和装备。”
■遇难者家属
劫匪没想杀人,谈判破裂后才开枪
香港游客梁女士在这次事件中失去了丈夫、14岁和21岁的两个女儿,18岁的儿子头部重伤。丈夫以身挡子弹,令她脱险。她说,自己无法接受菲律宾方面的所作所为。“(门多萨)并不想杀我们,他只是在谈判破裂后才开枪。”梁女士认为,菲律宾方面谈判策略错误,导致悲剧发生。
昨日,阿基诺三世的网页被侮辱性言论与批判之声灌满。一位网友称,“你总是那么无能。”另一网友说:“(劫持人质事件)向全球展示了:警方的愚笨,技巧拙劣,设备短缺,训练不足。”
我省反恐警察谈菲警方失误
绝不能给劫匪留喘息之机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以流血伤亡收场在国际和国内引起一片哗然,就此事,我省多名反恐一线资深警察认为,反劫持反恐,首要原则保证人质生命安全,万不可错失谈判时机。
从警20多年的刘警官曾多次参与并成功处置劫持人质事件。他认为,菲律宾警方的解救行动是一次失败的反恐反劫持行动。“反劫持和反恐怖,保证人质生命是第一的。警方首先应部署三道防线:第一道,防止疑犯屠杀人质;第二道,防止疑犯逃跑,伤害无辜;第三道,防止无辜或围观群众误入现场,发生意外。”
从警25年的赵警官强调说,在反暴力劫持具体行动中,首先应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疑犯激动或失控的情绪,然后抓住时机果断处置。从媒体报道情况看,菲律宾警方没有安排得力的谈判专家,也错失多次安全解救人质的时机。其中最好的时机就是,当劫匪释放司机、老人和孩子,要求政府对解职的自己进行重新评价时,警方没有答应其条件,而是强攻,最终酿成悲剧。
此外,在谈判中绝对不能放弃武装准备。在反恐战线工作十多年的张警官认为,在谈判决裂或安全解救人质无望情况下,不能放弃武装解救人质的措施。所有狙击手应该提前到位,在保证人质安全的情况下将劫匪一枪毙命,千万不能给疑犯任何喘息或者还手之力,更不能给其屠杀人质的机会。
张警官指出,西安警方曾多次成功解救过被劫人质,也研究制定出许多在国内比较成功的经验,经常派员参加反恐怖反劫持培训,包括谈判手段等内容的培训。赵警官说,谈判专家不仅要知识渊博,灵敏机智,长相还要比较温和,年龄较长,这样暴力犯罪分子容易接受。国际上有些成功案例,谈判专家谈判数十个小时后,使疑犯放下凶器。在西安警方成功处置劫持人质事件中,谈判专家和警方的正确果断判断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本报记者 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