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渔政执法人员再三督促下,电击捕鱼的男子将藏匿的电瓶等工具从草丛中拿出 本报记者 赵雄韬 摄
华商报讯(记者 李小博) 几天阴雨之后,西安昨日开始放晴,在灞河入渭口,好几天没有“施展拳脚”的垂钓爱好者纷纷跑来解馋,这边撒网捕鱼,那边通电电鱼,让渔政人员头疼不已。
昨日上午11时许,灞河入渭口,已有不少人在河中心的空地上垂钓。“上游刚刚放完水,就在河中心钓鱼,为了一尾不花钱的鱼,自身安全都不顾了。”西安市水务局水产渔政处处长李新平说,“这还不是最让我们头疼的,那些撒网捕鱼或者电鱼的,整天和我们捉迷藏,碰到巡查,就往河中心湿地跑,我们也不敢追,因为在河中心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整得我们没办法制止。”
11时30分,在河东岸发现两名男子用“地笼网”抓了不少小鱼,渔政人员将鱼放生后当场没收捕鱼工具。“像这种行为只能批评教育,并不会对他们造成震慑。”李新平说。
下午2时许,渔政人员杀了个“回马枪”,又在河中心的沙地上发现几名男子正在电鱼,渔政人员将电瓶和变压器找出来后,将两名男子带回调查。
李新平说,这些人捕鱼要么是为了自己食用,要么是出售,“垂钓不会给鱼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但网鱼或者电鱼则会伤害大小鱼类,包括我们投放的鱼苗。”李新平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这些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李新平介绍,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会在灞河投放50万到100万尾鱼苗,今年上半年已经投放了50万尾,价值在10万元左右,“一旦这些鱼苗遭到非法捕猎,能存活下来的就会更少。”李新平说,放养鱼苗是对自然界水体最好的“生物净化”的方式,“随着鱼苗开始进食,水质就会有所改善,如果广大市民都去保护和爱护它们,美化的是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