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诗成
曾经以为,这是一个感动稀缺的时代;曾经以为,这是一个扭曲才是常态的时代……慢慢地,大家的心结痂了,我们更善于用假装成熟的冷漠,把自己紧紧包裹,习惯于在哀怨与慨叹中度日。但在兜兜的故事面前,或许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束手放弃心墙伪装的包裹,任其冲刷我们身上芜杂与浮躁的迷茫。
聆听兜兜的故事,我不时地告诫自己:不必将她塑造成楷模、英雄,甚至“高尚”等字眼也大可不必——— 一个脱俗的人生,不需要任何标签式的注释。“不俗的人生”,是我愿意奉上的最高评价。我更愿意将其看做邻居家的一个大姐,虽然平凡,虽然普通,但那点点滴滴的言行举动,却可以穿越一切浮躁直抵我们的心灵,陡然间让我们发现:爱情原来可以是这样脱俗的;面对生死原来可以是这样豁达乐观的;无私的爱心原来可以是这样绽放光彩的……
我们看到了一段脱俗的恋情。先生在得知兜兜患癌后,毅然辞去工作从广州搬到西安也要娶她,“将你的幸福毁在我手里我承受不起”、“娶了你才能让我觉得今生无憾”;“我不会跟你一起慢慢变老”,“我也依然会把你当成手心里的宝”——— 对于任何懂得爱情真谛的人来说,这俨然便是最浪漫的情侣对答,纵然难掩几分悲凉,但那一份挚感,让人如何能不动容!
我们看到了一颗爱心的力量。在得知自己可能时日无多,精神上没有被击倒,反倒以微笑的姿态考虑着如何捐献遗体。凭着一颗朴素爱心,兜兜超越了许多,遗体捐赠愿望得到支点,“兜兜传爱基金”将被设立……在爱心的交汇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命在旺盛地延续。
我们看到了面对生死的超然。可以想象,当下的兜兜身体要承受多少苦痛,但她总是笑着面对大家。青歌赛评委赵易山说,他微笑点评选手是为了传播一种“态度”,兜兜展现给大家的,何尝不正是这样一种“有态度有温度”的价值观?这让人不由想起《相约星期二》里的莫里教授,让人生归于纯净,从容的境界让生命充满韵味。
看着这个可爱可敬的邻家姐姐,有如照一面纯净的镜子。在一个拜金盛行、年轻人不太相信真爱的年代,在一个房子、车子常常决定妻子的年代,我们懂得,爱情,原来真的可以那么纯粹,那么于平静中感天动地。在一个街头老太太倒地无人肯扶的年代,在一个各自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为处世哲学的年代,我们懂得,爱心原来真的可以那么洁白,那么于纯朴中温暖生命。在一个人人绷紧面孔相互设防的年代,在一个动辄将情绪归咎于社会的年代,我们懂得,对人,原来可以真的多些温情,温情的态度能够融化更多的坚冰。
如我辈这代青年,比起这位邻家大姐,或许差别就在于我们常常是以“俗气”思维为人处世,于是我们总是抱怨,总是计较,总是把自己不断地异化直到对着镜子也不敢自认——— 兜兜所谓 “最后时日”的举动进入公众的视野,何尝不是在给所有习惯于颓废、冷漠、庸俗、纠结的人,静静地讲述一堂人生之课?唯有用心聆听,用情谈论,才能让我们免于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
或许很多读者像我一样,很想向这位拥有纯洁灵魂的邻家大姐当面致敬。但对于一个有方向、有力量的人生,我们又不得不对介入与打扰持有节制。我们知道,在这一刻的古城西安,有太多的人在用关注为她集聚力量,我们会端出心底深处最最纯洁的祝福——— 为兜兜祈福,期待奇迹的诞生,祝福那不俗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