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教场西路11号蔬菜公司职工宿舍,小区不大,仅有3幢楼。在昆明拆防盗笼政策的逐渐推进中,这里的防盗笼却越装越密,因为入室盗窃相当频繁。前日,有住户说,小偷在这里猖獗行窃,甚至就像“逛花园”一样自在。
密密麻麻的防盗笼,还是很难防住小偷本报记者符光周实习生何晓摄
撬开窗 没“惊动”风铃
这个月,小偷头次来“逛花园”,就盯上了年过七旬的张奶奶。张奶奶的儿子住在其他地方,所以家中经常只有她一个人。8月初的一天晚上,张奶奶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大约凌晨1点多时,听到了门响,她以为是楼上或对门的人回家开门,没在意。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家里一地的泥脚印,儿子房间里的衣物被翻得乱七八糟,阳台上的防盗笼也被破坏。让张奶奶想不通的是,防盗笼被破坏的位置,挂着一串风铃,只要开窗,风铃都会发出声响,但那晚她却没听见风铃响,小偷似乎很了解她家里的情况。不过幸运的是,家里没丢失什么东西。
张奶奶请人修好了防盗笼。但她也担心,这个小区住的老年人比较多,担心哪天小偷偷不到值钱的东西,会威胁到老人们的生命。
起夜时 发现窗外有人
不久前的一个雨夜,小区里有6家被盗,住5楼的江阿姨的对门被小偷“光顾”了,本想着小偷不会这么快吃“回头草”,她就没那么警惕了。然而,上星期五的凌晨5点多,江阿姨突然听到有人大吼“抓小偷”。她起身查看,发现自家防盗笼的钢筋被撬坏,花盆被挪动了,但幸亏小偷还没来得及进来,就被2楼住户发现,一声吼给吓跑了。原来,二楼住户起来上卫生间,刚开灯,就发现有人攀在防盗笼上,还有两人蹲在楼后抽水房的顶上,于是大吼了一声。
江阿姨说,一栋和二栋中间有个平顶的抽水房,被盗的住户多半就是挨近抽水房的几个单元。小偷几乎都是从防盗笼进入的,而且似乎很了解住户的情况。“不久前,隔壁单元的一家人早上才取了一万多元,准备给孩子交学费。下午,一家人出去散步,钱就被偷走了。”
不安全 家里不敢放现金
方女士家已经两次被盗了,虽然没有什么大损失,但每次家里都被搞得一片狼藉。2009年10月的一天,她晚上9点多回到家,发现衣服、抽屉里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她觉得蹊跷的是,丈夫晚上7点多才出门,小偷似乎是掐着时间来的。前几天,小偷又来了。当晚,方女士的丈夫看电视到凌晨4点多才睡,早上发现防盗笼被撬开,女儿放在客厅的包里的几十元零用钱被偷了。
“家不再是安心的港湾了。”方女士说,“我们每晚都要把值钱的东西带到卧室,放在床边或枕边。平时,家里连100块钱的现金都不敢放,必须带在身上。”
小区的住户说,该住宅区盗窃频繁是从去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20多起了。
实习记者杨燕明实习生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