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山西大学愿为自己破例调专业,孙见坤格外高兴。记者翟小雪实习生石婷摄
三晋都市报讯(记者郭欣实习生郭小慧)不能上复旦,对孙见坤来说很遗憾。但孙见坤说山西大学也是他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倾慕的老师。昨日,山西大学一位副校长表示,会尊重孙见坤的意愿,为他调适合的专业,发挥他的特长。
山西大学
尊重学生意愿,可为他调专业
记者之前采访孙见坤时,他说收到通知书后就已经与山西大学联系过,想申请换个专业,“能调到历史专业最好,实在不行中文也可以。”但因为现在正是暑假,学校的值班人员没法给他答复,“等开学报到后,我一定会向学校提出申请,尽量争取调专业。”孙见坤觉得,山西大学会给自己机会的,“山西大学也是百年老校,他们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发挥特长,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昨日,记者联系上山西《三晋都市报》的记者郝晓林,他已经就此事采访了山西大学一位行姓副校长。他告诉记者,行副校长可能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已经了解了此事,也得知孙见坤在国学方面的特长,他表示等正式开学注册后,可以根据孙见坤的意愿,破例为他调适合的专业。同时,山西大学的初民试验班也可供孙见坤选择。记者在网上查阅得知,初民试验班的文科班是文学+史学+哲学,实行四年全程导师制。前两年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及通识课程,第三年经学生自主选择后,并入各专业普通班教学序列。这些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30%。
家长表示
会与学校积极沟通
得到这个消息后,昨日下午,记者再次与孙见坤取得联系。因为最近采访他的媒体太多,担心孩子会变得浮躁、骄傲,他的父亲孙先生接了电话。孙先生告诉记者,山西大学9月11日新生报到,他们最近正在做一些报名的准备工作,但具体什么时候动身还没有确定。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全国各地很多媒体、读者都很关心孩子,我们非常感谢。但他现在年纪还小,我们担心他接受采访过多,会产生浮躁情绪,影响孩子的心态,所以我就接了电话。”孙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当记者告知他山西大学可以为孙见坤调专业时,他非常高兴,说山西大学“开明”,并表示会在开学后积极与校方沟通,让学校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测试,根据老师的意见帮助孩子选择专业。
“扼杀天才说”与“滥权说”都不成立
对于孙见坤事件,最完美的结局似乎应该是招办在全民的监督下破格投档,复旦好好培养,最终小天才雕琢成玉。但是,现在还是需要多问几个问题。
其一,这位小天才已经被“僵硬的制度”“扼杀”了吗?显然,还没有。
持“制度扼杀论”观点,前提必须是“进复旦他就能成大师,不进复旦就不行”。这论断多多少少武断了点。钱学森之问尚在耳边,我们对中国大学培养大师的能力一向缺乏信心。就拿钱钟书他们那些大师被“破格录取”的例子来讲,难道说他们不进清华北大,就最终成不了大师吗?如果小孙因为没能进复旦而就此沉寂,最终真的“伤仲永”,那么也只能证明,他还不够格去成长为一个大师。
其二,在这起事件中,招办与学校都过于死板,只认分数而没有重视“特殊才能”吗?答案显然也不是。
小孙的考试成绩是553分,比一本线559分少6分。请注意,小孙少的这6分不是复旦投档线,而是当地的一本线。据了解,复旦文科今年在陕西的录取分数线是639分。也就是说,小孙的国学天赋已经为他降低了80分之多,招生制度在这里已经显示了对“偏才”的一定倾斜。
其三,是陕西招办用手中的权力卡住了小孙吗?很遗憾,也不是。
复旦和小孙的约定是“达一本线”,这个约定,陕西省招办是看到的,也是遵从了的。在这起拒绝投档事件中,陕西省招办并没有行使半点“越轨的权力”,这一点,连复旦都承认。
所以在这起事件中,复旦教授很值得尊敬,陕西省招办没错。现在最可行的办法似乎应该是这样:山西大学愿意破格为小孙调专业,给小孙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小孙自己也不以此事挂怀,继续自己的专长,还有考研机会可进复旦深造。复旦的教授们保持对这个天才的关注,舆论少一点影响天才心境的喧嚣,一起来呵护一个好苗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