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见坤的房间里,几乎全是书。 记者翟小雪 实习生石婷 摄
西安晚报讯 (记者 王晓英 郭欣 实习生 郭小慧) “国学奇才”孙见坤今年高考考了553分,比陕西省一本线低了6分。就是因为这6分,即使他有8名教授的联合请愿书,也还是无缘复旦。
名校青睐 “国学奇才”倍受关注
孙见坤是高新一中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高新一中他是有名的“国学奇才”。
今年高考前,孙见坤参加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全国各地3000多名考生参赛,通过论文从中选拔出58人,孙见坤递交的论文题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获得了一等奖。之后的两次面试也很顺利,前后共8位专家一致认为:学校要通过自主招生录取孙见坤,即:只要孙见坤的高考分数能上一本,复旦大学就会录取。
除了复旦,孙见坤还参加了两场自主招生考试。中山大学承诺,对他采取“一本线下10分录取”的优惠措施。四川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上写道:“参加测试的专家认为,孙见坤在古汉语与历史知识方面确有专长,表现出类拔萃。”
去年,孙见坤更是通过14场激烈的全国比赛,进入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开心学国学》的决赛。作为选手中唯一的中学生,孙见坤的表现让评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盛赞“万里挑一”。
6分之差 省招办拒绝投档
高考成绩出来了,孙见坤考了553分,低于陕西一本分数线6分。孙见坤说:“我第一时间与复旦大学联系,并说明了情况。几天后,复旦告知我,经过研究仍然决定招收我,并依照规定向教育部备案,将相关文件发给陕西省招办。”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孙见坤选择了复旦大学。然而,让孙见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那6分,他最终还是与复旦大学无缘。
尽管此前,复旦校方已经做了最大努力,8位面试过孙见坤的教授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他们分别来自历史、哲学、中文、考古4个文科院系。在信里,教授们强调,孙见坤对《山海经》有较深的钻研,具有“培养的潜力”,复旦作为百年名校,理应将这样的孩子破格录取。但是,8名教授的请愿并没有奏效,由于不够一本分数线,陕西省招办坚持按照政策,拒绝投档,没有任何过错。
将赴山西大学就读
8月20日,孙见坤收到了第二志愿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法学。面对这样的结果,孙见坤尽管有诸多遗憾和无奈,但他表示还是会去上山西大学,“尽力找学校调个专业,我希望能学历史,我只有在这方面才能有所建树,当初报那里,也是因为那里有我倾慕的老师。”
争议:选人才和平等如何兼顾
有网友的担心可能也是陕西省招办的担心,就是怕开了这个“口子”之后,“条子生”“关系生”之类的各种问题会接踵而至,以后可能会冒出更多的特例。“如果分数不到线的,都通过各个高校的坚持和教授、老师的推荐进入名牌大学,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而更多的网友则呼吁在现有的招生机制之外建立一种新机制,使高校招生实现选拔人才和录取机会均等的有机融合。【详细】
回顾:8名教授请求录取1名落榜国学天才 遭陕招办拒绝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