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西凤夫妇骑着三轮车在周至闹市寻找儿子 本报记者赵雄韬摄
华商报讯(记者 杨小刚)牛建社和于西凤两口子的大儿子结婚了,二儿子虽有些智障,但基本生活能力并未丧失。两口子打算再奋斗一段时间,给小儿子介绍个媳妇儿,但这家人关于幸福的打算,随着两个月前小儿子失踪而搁浅。
28日中午,在周至县城汽车站门前,人们瞅着一辆三轮车议论纷纷,骑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车上一个中年女子,扶着一块纸板子,上面写着:万元寻子,车上的妇女失声痛哭。
骑三轮车的男子叫牛建社,失声痛哭的妇女叫于西凤,两人是夫妻,家住周至县楼观镇焦镇村五组。牛建社讲,小儿子今年27岁,有些智障,但是会上网、会与人沟通、会用手机,甚至经常帮着家里在镇上的菜摊卖菜。今年6月12日一大早,牛江涛告诉正在做早饭的母亲,他要去邻村,给村民的猕猴桃涂抹农药,干一天50元钱。虽然此前,牛江涛干过这种活,但家里的菜摊生意比较要紧,于西凤告诉小儿子,让他吃完早饭去帮父亲卖菜。
等于西凤一转身,牛江涛就不见了,直到当晚菜摊收摊时,牛建社一人回来,这才知道小儿子独自出门了。之后,他们发动亲戚朋友出门寻找还报了案,直到现在一直没有消息。当听说有智障人士,曾被拐骗到外地干苦力,于西凤再也坐不住了,便和丈夫租了一辆三轮车,拿着“万元寻子”的牌子在周至县寻找。昨日下午,据周至县公安局一民警讲,当地确实出现过智障人士被拐去干苦力的事,但牛江涛的遭遇如何,还不能猜测。
据了解,牛江涛出门时留着平头,身高1.7米,穿凉鞋、深色西服、深色裤子,他不会说普通话,操着正宗的陕西方言,语速较慢,但不结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