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网络词汇,已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了,就比如‘给力’,都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了,这样的词如果用在作文中,怎么能算做错别字呢?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文时,都会很自然用到一些很生动的网络语言,只要不是生造词,读来让人云里雾里的词语,而是来源于生活的词语,就可以用在高考作文中。但是考生也别太出格,像什么新人类语言、火星文、穿越文,一堆莫名其妙的符号,这些就别用在高考作文里了。 |
一位高考作文阅卷专家表示,其实每年优秀作文里都有一些写得很“潮”的,只要是内容切题,新颖,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干嘛把语言框这么死?语言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像江苏高考作文题,前年是《品味时尚》,去年是《绿色生活》,都是很时尚的话题,一些考生用的词也很时尚,我们一样很欣赏。至于偶尔夹杂外语单词,也没必要太计较。《战争与和平》俄文中夹杂着法文,就连《红楼梦》里还夹杂着洋文呢,你能说它写得不好?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给力”、“神马”、“有没有”等一些特殊的网络用语不仅成为了年轻一代日常交流的重要词汇,而且成为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常用语言。高考作文禁止使用网络语言,让考生的文章构思受到一定限制,时时担心误用网络语言而扣分,不仅不利于考生参加考试,而且也不利于语言的发展。
|
|
|
使用“伤不起”“神马”等,将给高考阅卷造成一定麻烦,随意使用网络语言,不常上网的老师可能看不懂。网络语言进入作文,也许对评卷老师是个挑战,不同老师不同标准,最终伤害的或许是部分同学。出现各种“火星文”的应该一词一分都扣了,零分为止,这种恶俗的风气不能长。 |
|
孩子们应学好传统语言,过早地接受网络语言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这些网络词语被学生用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是一种“语言垃圾”的形成,糟蹋了经过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放着好好的中国话不说,老祖宗的好东西都给糟践了!不然中国汉字会被弄得面目全非了。
|
|
写作文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在作文中使用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不利于学生学习规范用语。限制网络语言不能只局限于高考作文,现在的很多媒体都在使用网络语言,什么“给力”、“神马”,而媒体的使用对公众的影响其实才是最大的。
|
|
网络热词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多热得快,冷得也快,生命力短暂。刚出现的时候,几乎到处都用,过上一段时间,就逐渐被新的所取代。网络热词这种不稳定性,多变性和不连续性,不符合语言文字本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如果高考作文为了迎合潮流,贸然将其录用,随后却发现已成“死词”,不仅是个笑话,更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