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崇山峻岭之间,麻坡寨矗立在山巅
42岁的倪方军,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村人。小学时,每年春天都会在老师带领下,到村旁凤凰山上的古寨(村里人都叫大寨)游玩。长大以后,除了偶尔上山挖药,能远远看一眼寨墙,再也没有进去过。
5月14日,倪方军作为向导重又上了古寨。原来的路已是杂草丛生,整个寨子里长满了树木,一座只有房墙的关帝庙隐在树林之中。寨墙很多地方已垮塌,离寨门不远的一处崖壁上,留有当年民众凿山修建的娘娘庙,佛像不见了,但依稀从佛龛内看到残留的香灰。
为躲土匪侵扰而建,机关重重
《镇安县文史资料》里记载,镇安山寨大多创建于明末清初,石砌的山寨就地取材,依山为基,以石筑墙,“干打垒”砌筑,多为当地名士富户牵头修建。全县14个镇204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寨子,省文物局统计古寨有200多处。
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处,自古就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是联系陕西与湖北的天然纽带,素有“秦楚咽喉”之称。
明清时期因交通不便,政府没有驻扎足够多的兵丁,尤其地处深山的乡镇土匪众多,民众为了自保,由士绅大户牵头捐款,小康户投劳出力,穷人则卖工挣钱。
山寨修建在村庄附近,利用山势建于险要的山顶,周围群山相接,多为三面陡坡,一面与山峰相接,地势异常险要。
镇安县城西南龙楼山上修建的天宝寨是唯一的官寨,当时寨墙高达4米,只有一条进寨之路,石砌有三道关卡,堆积擂石滚木,设置土炮,以作御患之用。而各乡各村的寨子也是机关重重,防护措施多样。米粮镇的西寨寨墙高耸,寨墙外沿利用当地的板石加装了防翻沿,使人无法翻越寨墙,寨门设有机关,在门道之上装有翻板,翻板之上堆积大量碎石,以防止寨门被突破时堵门之用。山寨因山势被建成各种形状,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椭圆形,在功能上还分有内寨、外寨,前寨、后寨,上寨、下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