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
钟楼地下通道的公厕没见一只苍蝇但是公厕臭味熏天
在钟楼地下通道的公厕,堆放着一些杂物,地面脏乱,便池附近的垃圾满地,几乎无处下脚,便池内有明显的尿渍,致使厕所内臭味熏天,两个市民走进来准备上厕所,结果一看情况就走了。另外,残疾人专用马桶也是污迹斑斑。至于苍蝇,倒未见到一只。记者在厕所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见到有人来打扫。
火车站附近的公厕每天打药水点蚊香
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公厕,老远就闻到一股恶臭味,走进公厕内,发现两个残疾人专用厕所均挂着锁子,一个厕位已停止使用,虽然便池、地面还算干净,苍蝇数量也比较少,但厕所的味道十分难闻,不少排队等待如厕的市民用手捂着鼻子,上完厕所就匆匆离开。
保洁员说,火车站周围人流量大,他们一天打扫很多次。检查人员随时抽查,发现地面有纸屑、厕所不干净都要处罚的。夏天时苍蝇蚊子比较多,他们每天都得给厕所里打药水、点蚊香,以免苍蝇蚊子乱飞。
在环城公园上厕所还得动两下否则被苍蝇叮
环城公园内的公厕,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无明显臭味,公厕内墙面、天花板、门窗和隔离板基本干净,但是便池内有明显尿渍,便池附近有纸屑散落,还有两三只苍蝇乱飞。据附近几位正在下象棋的市民说,一到三伏天,苍蝇蚊子能把人烦死,上个厕所还得时不时的动两下,不然它们就会落到你身上。
超市学校医院公厕相对干净一些
除了免费开放的公厕外,记者还走访了一些超市、学校和医院的公厕,发现这些地方的公厕相对干净一些。在华润万家超市公厕,记者看到保洁员拿着拖把在拖地,门口铺有防滑垫,地面干净,没有发现苍蝇,蹲位边也没发现有痰迹和粪迹。鱼化寨某高校内教学楼的公厕,打扫得比较干净,气味也不重,但还是看到有一只苍蝇在飞。保洁员说:“公厕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每天打扫2次,每隔一段时间会喷药水对公厕大扫除。”走进一家医院公厕,墙上挂着《厕所保洁制度》、《厕所保洁消毒制度》,右手边洗手处的水管上挂着一个袋子,上面写着“芳香球”,旁边还搁着一瓶洗洁精,蹲位基本干净。
专家说法
制定标准要考虑操作性少点“纸上谈兵”
对此,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说,厕所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从主管部门来说,出台规定的初衷是好的,值得肯定,但对于具体的标准,不能太过机械和量化,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厕所最重要的两条是方便、卫生。出台标准最重要的两条是: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但是,“公厕苍蝇不得超过2只或3只”,这怎么落实呢?谁来统计、监管?难不成还要专门安排人员蹲在公厕里数苍蝇?可如果不数不管,标准岂不成了空文?
重庆晨报评论员王方杰曾评论说,其实,这几只苍蝇搅动人们嗅觉和视觉的无非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公厕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政府公共行政能力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水平?以“两只苍蝇”作为公厕服务的量化标准,看起来极为严苛,其实不过是“纸上谈兵”,毫无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网民们才发出了一片“派专人数苍蝇”的笑声,来调侃公厕标准的幼稚。实际上反映出部分地方政府在行政时头脑简单、不切实际、形式主义至上的作风。
文/图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王亚徽刘嘉颖谭琴
相关新闻:北京南昌公厕标准相继制定 因苍蝇数量不同遭恶搞
相关新闻:三亚规定公厕不许有一只苍蝇 负责人称不好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