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埋骨古刹兴教寺 本组图片由华商网记者 郭栋 摄
近日,“玄奘埋骨古刹西安兴教寺或将被拆迁”一事引来国内热议,网络名人@薛蛮子、及演员@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呼吁,希望宗教局等有关机构协调此事。今日,华商网记者走访兴教寺,带您走进这座千年古刹。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南都记者了解到,申遗拆迁的背后,是著名的曲江系公司的商业运作。兴教寺这座千年古刹正成为业界知名的“曲江模式”新的目标。【详细】
由西安南行20公里,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兴教寺所在地,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此长眠。本已安宁千年的古刹,近日传出将面临大规模拆迁的消息,政府回应称,拆迁是为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此事一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表示称,“古迹不好好保护,商业‘乱’开发。”【详细】
兴教寺资料: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县镇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