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西咸文旅“丝绸之路 文化溯源”活动行记

来源: 陕西日报  2013-08-27 16:5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秦一乔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嘉峪关隘:雄关漫道真如铁

  8月20日,抵达嘉峪关时,已经下午7时。茫茫戈壁滩上,“天下第一雄关”沐浴在夕阳的辉光下,土色的城墙,在这光芒下显得尤其动人。

  嘉峪关,雄踞万里长城西端终点,“连陲锁阴”,是古代万里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城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壁垒森严,雄伟坚固。沿着嘉峪关,南北伸出如臂膀的长城,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长城第一墩,扼守河西走廊的咽喉。明代以后,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继续向西延伸。

  在关隘前,如血的夕阳即将落山,记者和朱鸿、吕卓民同走在戈壁滩上,两位学者漫漫而谈。“在河西走廊的最窄处,嘉峪关是汉文明的西部重镇。在明代,国家的边防形势依旧很严峻,作为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确保着汉文明的安全。而在清代,中国的疆土再一次扩大,嘉峪关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从现代推至明清,乃至汉唐,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历史沧桑感。”朱鸿说。“‘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有北狄南羌,威胁着丝绸之路的安全,这样说来,嘉峪关这一雄关,正是丝路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之一。”吕卓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