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户垣镇境内金钱河上,行走在独木桥上的人,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 本报记者李杰摄
山里特殊需要修桥的地方很多很多
一个县年指标最多才2座
秦岭山中的商洛,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山大沟深,河溪众多,河网密布,境内主要有丹江、旬河、乾佑河、金钱河、洛河五大水系。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499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65条。
尽管现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开始新农村建设,鼓励村民集中搬迁安置,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过河难的问题。
家住丹凤县武关镇的张师傅说,他做梦都在盼望家门前这条武关河修大桥呢。的确,山里人需要修桥的太多了,可是修一座大桥不是小事,一般需要百万元左右。
商洛市交通局公路科一名姓雷的工作人员说,据统计,全市在“十二五”计划内,包括村级在内,还需要修168座桥(总长7900米)才能基本满足村民出行。
每年尤其洪水过后,是需要修桥的高峰期,每一个县都会报上3座以上的计划,但实际上等省交通厅批复下来,能够修的也只有一到两座,而且每一个县也不可能完全平衡。
据了解,商洛市每年修桥的投资,大概在400万元左右,像今年商洛洪灾,情况特殊,冲毁的桥梁较多,省厅下的指标也就只有6座,与实际差距还很大。
本报记者李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