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西安美术学院,一名女生正在收被子和衣服。
华商网讯 上学的时候你都如何晒被子呢?挂在晾衣绳上还是挂在树上,亦或是有更奇葩的方式。不过,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晒被子晾衣服的方式,着实有些另类,他们将校园内的拴马桩当成了晒被子和衣服的好地方。
4月22日下午,小编在西安美术学院的一栋女生宿舍楼前看到,一排排形态各异的拴马桩,被大学生们覆盖上了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被子,粗略数一数,约有50块左右。拴马桩上的各种动物造型被蒙上了一块“大盖头”,着实让人看着有些滑稽。
一位正在这里收被子的大一女生说,刚入学的时候看大家都这么晒被子,也就跟着学了起来,“有时候晒被子的同学比较多,要找一块‘空位’还真不容易呢!”看来和找停车位一样,想在拴马桩上晒个被子也很困难。另一位拿着画板和画笔正在拴马桩旁写生的同学说,美院校园的面积本来就不大,同学们平日里根本没有别的可以用作晒被子的地方,在这里晒也算是一种无奈吧。
学校后勤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里并没有专门为学生开辟晒被子的场所,同学们在拴马桩上晒被子,他们也只能默许。而学校宣传部则表示,拴马桩上晒被子已经成为西安美术学院的传统,另外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也不会对这些文物造成什么影响。
微信认证为“西美服装系学生会”的公众订阅号则在4月20日发文称,拴马桩是同学们的“老学长”,“它迎来一届又一届西美学子,也送走历届毕业生。它陪伴着我们,守护着校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每逢晴天,同学们就会给它们盖上“遮阳伞”(被子),将它们装扮成不一样的风景线。
小资料:
拴马桩石雕是中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拴马桩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