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6月22日消息(记者雷恺)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今天宣布,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绸之路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名额。项目全称叫做“丝绸之路: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全长5000公里,涉及到三个国家一共33个申遗点,其中我国是4个省共22个申遗点。这是我国的首个跨国申报项目。大会建议遗产名称修改为“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我国,其中陕西省列入申报名单的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城固张骞墓7处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东汉时期以都城洛阳为起点, 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相关新闻:
下一页:陕西省7处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价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