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大学生公务员成深山“熊猫人” 诗词描述秦岭生活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4-08-11 07:07:57 编辑:曹静 作者:孙元华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秦岭腹地茂密树林里五年前留下的铁质铭牌,这次的调查工作就是要测量所有登记在册树木的生长情况

  能一个人走进来,也要能一个人走出去

  依靠GPS航迹,调查队在下午1点多总算确认离目标地只有962米,这在陡峭的山间,或许是五六公里的步行距离。用了近3个小时,航迹的距离还有700多米。张卫杰几次要过平板电脑查看航迹。临出发时,孙亚东忙中疏忽,忘带地图了,行走路线的判断并不容易。

  “亚东,你看怎么走?”张卫杰突然将判断权交给了孙亚东,事后他无意间跟华商报记者说,“新来的大学生都得过这一关,要独当一面一个人担纲,能一个人走进来也要一个人走出去,做这一行这是入门级的。”

  山林中天黑得很快,调查队员也着急起来。幸运的是,张卫杰在一条小河边,发现了一块熟悉的大石头,“就在这里,找铭牌。”张卫杰招呼大家寻找样方树上的标示,背工王晓斌脚力好,最先发现一棵树上的三厘米见方的铁质铭牌,五年前用油漆写在上面的数字已经有些斑驳。样方里的每棵碗口粗以上的树木几乎都有铭牌。测量每个带铭牌树木的胸径,录入数据,重新订上铭牌,在树身上重新漆好编号。这块样方最终测量调查了76棵树,这些数据全部录入全国调查数据库。

  结束工作已是傍晚6点多,经过商量,调查队决定急行军出山。第二天还有一个更远的4418样方需要调查。

  考了个西安公务员谁料被分到深山老林里

  7月19日早晨出发时,经过头一天长途跋涉,调查队员都有些疲惫,不过更糟糕的是脚掌疼痛。调查队统一配备的高腰迷彩解放鞋,因脚掌窄鞋底薄,每个人脚上都有几个水泡。

  4418样方在三十担银梁上的一处悬崖边,进山后不久就是陡峭的山路,有时透过树林能看见不远处平行的秦岭主梁。

  连续两天的野外急行军调查后,两位入职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公务员有些疲劳过度。“年轻人念了那么多年书,冷不丁来做还是要过几关,能理解。”这天下山时,任喜全也不知道多背了谁的一个包,还几次唱起电视剧《济公》的主题歌。

  因队员们体能消耗过大,调查队决定留在站里休整一下。听说第二天不用出发,孙亚东和张波等年轻人在晚上到站里职工景建飞的宿舍里聊天。直到这时,华商报记者才详细了解几人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秦岭大山的经历。

  “我本身就是学森林学科的,报公务员时就选择了西安市林业局职位。当时只是说工作艰苦,也没想到会分配到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呀,还以为工作地点在西安,谁知跑到了深山老林里。”其中一位的说法得到了全部人的附和,其中就包括2011年3月通过考试报到的景建飞。

  三年前进入板房子保护站的景建飞,当时还在没有被洪水冲毁的老站工作。“来这里,心态调整得半年时间,过了半年就好了。”景建飞开玩笑说,现在多少人花钱进山玩,而自己和同事则是成天待在青山绿水中。

  最近三年,保护区管理局入职了十多位大学生公务员,全部进入人烟稀少的秦岭山中各个保护站和检查站中做基层工作。“工作的确艰苦,林业特性如此。也非常感谢这些年轻人的加入,他们的到来不但增加了我们的科研实力,也让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得到一些改进,再过几年,他们的作用或许更为明显。”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存劳此前在板房子保护站检查工作时,专门把几个大学生叫过来,坐在自己跟前。

  “这些都是香饽饽,谁看见都问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大家操心。”任喜全说。

  山里不能上网,除了看书就是写东西

  山里的工作不是按每周算的,每月连上20多天班,然后休息8天。以前也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新职工,入职不久就因为枯燥的野外工作聚集很大的压力。曾有人半夜拎瓶白酒跑到保护站后面的河套里大声呐喊,多位老职工对此都很理解。随着时间流逝,更多的人适应了这份远离都市喧嚣的工作。

  去年,景建飞申请到局里的一个两三千元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的是《108国道废弃段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监测》。秦岭梁下隧道通车,山上12公里长的废弃国道已经发现有大熊猫经过痕迹,景建飞觉着自己的科研工作或许能为大熊猫走廊地带恢复提供一些研究和保护依据。“在这里专业能发挥,也是兴趣所在。”张波拥有硕士学位,他多年的昆虫类专业学习背景让他格外关注秦岭的昆虫。不过,闲暇时张波也写诗词,描述他的秦岭生活。

  他的《钗头凤》:“压缩饼,解放鞋,梁顶密丛利韧叶。辨兽粪,寻痕迹。竹林响异,且行且戒,怯怯怯。余晖暗,返途恋,鸟兽鱼虫生态灿,大熊猫,金丝猴。人与自然,共栖和善,赞赞赞。”

  孙亚东闲暇时写得更多,因为他所在的虎豹河检查站没有手机信号更无法上网,除了看书就是写东西。

  他在《虎豹河志》里写道:从城市辗转进入森林/手机褪变为简单的时钟/少了繁华城市的喧嚣/多了些许宁静后的不安/大学时的意气飞扬/如白云尽融于蔚蓝天空/哗啦啦的黑河流水/每天催我早起伴我入梦……华商报记者 孙元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