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看望贫困户 沿峭壁驱车一小时
京华时报讯 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侗族寨子蒲洞村,为大山深处的贫困村民送去自掏腰包购买的特产。
沿峭壁驱车一小时
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崖,急转弯一个接一个,狭窄的道路经常只容单车通行。当天下午,在山路上颠簸一小时后,李克强走进黎平县大山深处的侗族寨子蒲洞村。这个国家一类贫困村的贫困人口比例超过4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60元,许多房子四面透风。
一栋四面透风的两层木板楼,走过地板会嘎嘎作响。李克强看望侗族贫困村民林宪平一家,给他们送来上午在集市上自掏腰包买的腌鱼、糍粑、米酒、侗果、炒米等特产。李克强对当地干部说,要把蒲洞村列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制度安排。
拧开水龙头看水质
李克强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全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当天,他走进贵州黎平县蒲洞村贫困村民吴龙乾家简陋的厨房,拧开水龙头,用水瓢接水细细察看水质。李克强叮嘱有关负责人:“让山区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这是政府的硬承诺,绝不能打折扣!”
李克强来到贵州黎平县蒲洞村卫生室,关心村医补贴是否到位,能否安心治病。得知两位村医仍需种地补贴收入,李克强说,村医是村民健康第一道防线,你们背着药箱跋山涉水,体现了医生的济世情怀。今年新增的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仍要全部补贴村医,让大家全心全意安心从医。
李克强还与返乡过年大学生和毕业生在侗家鼓楼围坐交流,询问大家学业就业有何困难。同学们谈到助学贷款异地衔接难、还款利率高等问题,李克强表示,这是涉及教育公平和区域协同发展的大问题,国务院要研究为此专门出台新政策。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