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中日安全对话将谈哪些议题?
A02版~A05版
1治理雾霾
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额外努力
记者
今天的北京又是一个“雾霾天”,想请问陈部长,您作为新任的环保部长对于“雾霾”这个全社会都很忧心的问题,您有什么新的有力举措来解决它?对于驱散雾霾,还老百姓一片蓝天,您有没有信心?
陈吉宁
你刚才问我有没有信心。我想,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不能靠老天,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水平降到万吨级水平。能不能做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确实很大,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
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是全面实施“大气十条”。我们要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随着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后面减排的成本会上升。所以我们要科学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让“大气十条”这个好的路线图在各地落实为一个好的施工图。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
2污染程度
面临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矛盾
记者
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陈吉宁
我们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质量差。雾霾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等。
二是生态损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水体的生态损失。
三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业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带来比较高的环境风险。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我们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环保税立法的问题。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随着政策深度融合发挥作用,我想,中国环境治理的进程会进一步加速。所以,我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充满信心。
3民众利益
环境污染治理是每人的责任
记者
很多民众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说治霾,不去治理一些特殊的利益部门,反而限制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治霾和保证民众的正常权益之间是否有平衡点?
陈吉宁
坦率地讲,大气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也极其复杂,既有大家熟知的像炼钢、水泥窑、燃煤等这些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污,也有机动车、船舶等移动源的排放,也包括我们自己,比如装修、餐饮油烟等。根据我们这些年的源解析情况,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来源大概占24%左右,这是平均水平。餐饮、汽修、装修涂料等活动所占比重大概在10%左右,这是排放的基本情况。
治理雾霾,改善空气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一方面,我们将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所明确的各项治污任务,特别是强化企业治污,要落实企业作为治污主体的责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每个人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所以,环境污染治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不做旁观者,我们才能加快实现蓝天常在这样一个梦想。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驻日大使谈抗日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