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钱咋花,公众最关心?3月底,陕西各省级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地忙一件事:细化部门今年预算,并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
按照计划安排,4月初,100多个省级部门,除涉密单位外,预算要全部公开完毕。市级、全省县(市、区)今年也要全部公开预算,实现预算公开的常态化、全覆盖。
3月27日,记者从省财政厅、商务厅、发改委、文化厅等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发现,除基本工资福利、行政运行等支出外,公开内容涉及办公费、印刷费、物业费、水费、电费、租赁费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支出等,公开内容让公众感到特别接地气,“跟居家过日子的每项支出一样”。
从公开内容看,各部门三公经费减少预算成为常态。根据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省级“三公”经费预算 4.14 亿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 10.6%。
省商务厅今年 “三公经费”预算支出299.62万元,比2014年减少202.56万元;省财政厅经费预算374万元,较2014年压减352.27万元,减少48.5%。省发改委安排 “三公经费”为398.55万元,较2014年下降27.14%,减少148.45万元。
另外,今年预算公开关注的重心将下移,重点关注全省各市和107个县(市、区)的预算公开情况。
我省预算公开工作从推进之初,就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几年实践,2014年起初步实现预算公开的全省覆盖。今年起,预算公开的全省覆盖将成为陕西省的新常态。
华商记者 孙洪伟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