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华商影像 > 正文

陕西医疗队“抗埃”归来 先成都“隔离”

华商影像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胡国庆 2015-04-05 07:06:27
[摘要]唐都医院17名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的医护人员前排从左至右:吴玉燕、李沛、潘蕾、苏小花、刘静莉、仲月霞、刘珂欣、袁琰琴、姜雪、曹莉莉后排从左至右:张。但这,只能等到4月6日隔离解除后了。

\

  进入隔离区里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华商报记者 胡国庆 摄

  3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从利比里亚归国的150名医疗队员。其中有17名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飞机降落,队员们并没有下飞机,而是在机舱里等了一个小时后,又飞往成都。他们被安排住在成都市郊区的一个花园酒店里,度过三周的隔离观察期才能回家。

  三层防护服,高温下最多坚持两小时

  2014年3月以来,埃博拉肆虐西非,世界卫生组织一度承认疫情处于“失控”状态。2014年12月24日世卫组织公布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导致19497人疑似或确诊感染,其中7588人丧生。

  去年以来,中国陆续向疫区派遣医护人员进行援助。截至2014年11月5日已累计派出252人,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派出累计千余名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

  唐都医院最终决定,选拔抽调17名业务骨干医护人员前往利比里亚。

  17人中,最大50岁,最小33岁。之所以说是骨干,是因为7名医生都是来自传染科、呼吸科的博士,10位护理均为各科室护士长,经验丰富,比如刘珂欣、刘静莉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被派到小汤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坚守55天。

  1月6日,队员们默默地同亲人告别。经过短暂的培训,17位队员分别于1月13日、19日奔赴非洲利比里亚。

  许多人是第一次出国,落地后才感受到非洲民众如此艰难,物资匮乏,医疗技术落后,水电供应不正常,生活仍靠打井取水。最糟糕的是炎热的气候。春节期间,利比里亚的气温高达32-35摄氏度。

  医护人员在高温下作业,还要套上三层防护服、15件防护用品,普通人很难承受。

  队员们说,在摄氏30多度的高温下,工作两小时是极限,但很多时候却不得不“超越极限”,“总不可能手术进行到一半停止了吧?大老远跑过来就是治病救人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隔离 利比里亚 医生 唐都医院 网购 意外收获 超越极限 患者 失控 医护人员

上一篇:镜头下的陕北捕鼠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