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间天气预报被禁 “气象谣言”最高罚5万

社会新闻 现代快报 2015-04-29 16:22:11
[摘要]5月1日起将要实施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规定,除气象台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非法发布气象预报可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官方播报不准确

  是否可以索赔?

  一些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喜欢每天发早安微博,几乎永恒的主题就是关于天气的,有的是转发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有的则是根据天气预报改编的气象信息,读起来比较好玩、有趣。

  “没有一丝丝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30度就这样出现在上海的空气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昨天下午就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不少网友见状纷纷@“上海发布”,并温馨提示,“以后发气象信息,小心罚款哟”,还有网友留言表示,“转发微博会不会被罚款?”此外,一些网友开始替气象部门“操心”,“气象局预测错了,是不是也要罚五万?!”“官方播报不准确,是否可以索赔呢?”

  专家看法

  一定程度上能遏制“气象谣言”

  “未来一个月只有一场雨,可是要下30天”、“今年将迎来史上首个最热年”、“750年一遇酸雨致癌,今天至28日别淋雨”……细心市民会发现,这些消息经常出现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并被广泛转载和传播,但其真实性有多高呢?

  “其实,这些就属于气象谣言。”气象专家表示,有些气象爱好者,因为长期关注天气以及气候变化,可能自己会得出一定规律或者心得,可以在私下里进行交流,但是,不能作为天气预报在公共媒体上进行传播,“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就不能凭着个人的经验发布相关的天气或者气象预告。”

  这名专家表示,办法的出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人随意发布天气预报的现象。

  他还认为,气象院校作为科研机构,原则上也没有权利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真正有权利发布天气预报的,还应该是官方的气象机构,因为气象机构发布的信息都是专家经过多重会商,有着专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当地气候经验的积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编辑:王振力

相关热词搜索:民间天气预报被禁

上一篇:江苏冰雹大如鸡蛋 多辆汽车被砸坏部分行人被砸伤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