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标识:用线面勾勒出大自然轮廓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标识,是用线与面勾勒出的大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田野,金色代表粮食,红色代表人和生命。起伏的线段富有韵律,形似中国馆主体建筑的“群山”造型,体现了“天、地、人、和”的整体设计理念。
“三明治”的屋顶
米兰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建馆参展。由于展会跨越春、夏、秋三季,考虑到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需求,中国馆的屋面要轻盈,内部空间跨度又要大,所以屋顶采用了以胶合木为主材的结构。
中国馆屋面从下而上有三层,简称“三明治”:主结构由胶合木(钢木)组成,主结构上盖着PVC防水层,并由遮阳竹板支撑,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遮阳表皮。
竹编材料覆盖屋顶,是为了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可以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既满足照明需求,又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吉祥物“和和”、“梦梦”,造型借鉴了中国民间泥塑“大阿福”的形象。“和和”身躯源自“和”字中的“口”字,他手拿体现“禾”字的稻谷,“禾”与“口”的象形文字构图,代表了汉字文化中粮食与人类的关系。“梦梦”取其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她的羊角辫、金箍、肚兜等传统元素,使吉祥物的中国意象更加突出鲜明。
同时,光线透过竹编表皮漫射进室内,在PVC防水层上散布下斑驳投影。投影随季节和时间的变换而变化,颇具艺术浪漫气息。
宋捷说,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相同的艺术传承。在此次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过程中,两单位密切配合,在前期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后期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这是一次高等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打造国内高端设计水准的成功实践”。
Loft式的展陈空间
中国馆的展陈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重点展现中国灿烂悠久的农业文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递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它以“Loft”的方式生成展览空间,一层是开放用餐区,二层有宴会厅、影音厅及贵宾室等。
其中“地”展区的“回望田野”,是中国馆科技体现的最大看点。巨型LED光纤点阵,由几万根人工“麦秆”组成。每根“麦秆”顶端的“麦穗”是电脑程序可控的LED发光体。通过高低错落、疏密布局,一根根“麦穗”构成巨大的带有立体感的动态田野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建筑选材方面,中国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打造亲近自然的室内空间。在一层开放用餐区,地面选的是抛光混凝土、树脂漆的淳朴材料,结合一望无际的“麦田”景观,凸显贴近自然的原生态设计理念。墙面则选用简单自然的欧松板饰面,平整、结实、重量轻、甲醛释放量低。
编辑:娱乐实习生-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米兰世博会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