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又萌又帅又可爱”
这两天,朋友圈、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常被同一条新闻刷屏:红场阅兵彩排,中国军人的正步。
每次彩排结束,总有新一波视频来袭,“兵哥哥的大长腿”立即引来众人围观留言。有人说,中国军人“又萌又帅又可爱”。有人说,“我们中国军人棒棒的”。
中国军人的挺拔英姿、标准正步、强大气场,确实让人一见倾心。排在10个外国方阵之首的中国仪仗兵队列,战士平均身高1.88米,个个都是帅小伙。不论军姿跨立还是正步前踢,那份自信、刚毅和精气神,都是中国军人形象的最佳诠释。
一向“高冷”“傲娇”的俄罗斯红星电视台、24小时新闻频道等本地媒体也罕见地把镜头对准第一次亮相、颇有神秘感的中国仪仗队。
站在中国方阵最前方的护旗手张洪杰也许是摄影师镜头里出现最多的中国军人。他担任过1999年和2009年两次国庆阅兵的仪仗队护旗手,如今又引领中国方阵在红场受阅。
在他眼里,扛着五星红旗是荣耀更是任务。“现在还没有最终完成任务,因此我感到有一份责任在身,”他说。
中国方阵与各国方阵不同
细心的观众发现,中国方阵在队形编排、步态步速上与俄罗斯受阅方阵和其他受邀外国方阵皆有不同。
李本涛告诉新华社记者,正式参加受阅的102名官兵中,3名旗组成员护卫五星红旗,3名指挥分队长成一列行进。其余96名官兵编成8乘12的“长条”队列,陆海空各成4列,以适应红场的狭长行进路线。
中国仪仗队的步伐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这和俄罗斯军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厘米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却显得更为紧凑齐整,富有韵律。
由于排练时间不规律,仪仗队的官兵有时凌晨3时起床,4时出发前往靶场,作息完全打乱。不过,不少战士告诉记者,训练强度其实没有国内大,适应环境也没那么难。
这是三军仪仗队第五次走出国门,中国方阵总领队是徐洪生少将。将军带队,规格之高可见一斑。徐洪生说,为了这场阅兵,仪仗队在国内训练半年,做足准备。这一次,中国军人要以“过硬的战斗作风和训练素质”为国争光。
与俄军人像兄弟一样相处
在莫斯科的十几天,中国军人感受到俄方持续的善意和友好。高规格的接待,舒适的住宿,细致的后勤保障,兄弟哥们一样的相处和互换礼物。除了俄餐还需适应,友军的热情让中国官兵感到暖意。
张洪杰曾随三军仪仗队前往墨西哥、意大利参加庆典和阅兵。这一次的阅兵任务让他格外触动。他说,虽然肤色、语言、服装不同,但各国军人都是好战友,“希望和平能永远继续下去”。
徐洪生说,三军仪仗队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根据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安排、代表中国军队的一次光荣使命,有助加深中俄两军友好交流,增进两军团结和感情。
5月9日,中国方阵将在红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首秀”,与各国军人一道,重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致敬逝者和老兵,展现中国军人守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俄卫国战争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