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浏阳河酒被曝已停产 现金流断裂三次借壳上市未果

社会新闻 京华时报 2015-05-12 11:15:07
[摘要]近几年不断寻求卖身上市但均告流产的浏阳河被曝停产,白酒行业内疯传这条消息,记者向浏阳河实际控制人彭潮核实,其手机已设置为来电提醒。在此次正式停产之前,浏阳河酒三次“借壳”上市未果。

  停产是必然结果

  “在白酒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直接上市已不可能,浏阳河近年来发起的曲线上市不过是投资者想要‘金蝉脱壳’”,白酒专家肖竹青表示,浏阳河没有形成自己的根据地市场,招商差,库存严重,经销商抱怨很大,销售持续不振。

  肖竹青认为,浏阳河酒产品开发过多过乱,价格体系混乱,大量客户费用无法及时核销导致市场诚信缺失,供应商不敢赊货,代理商不敢打款,现金流断裂,在曲线上市算盘落空后,停产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浏阳河也给酒业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林向表示,不重视厂商关系、不注重经营团队打造、盲目依赖资本运作的酒企走不远。

  浏阳河酒正式停产停产前三次借壳上市未果

  命运多舛的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浏阳河酒)正式宣告停产。《财经》记者获得一份由浏阳河酒下发的《紧急通知》,称“公司目前已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生产、销售全面停滞,也无力继续维持公司员工的各项开销。自本月起,全体生产及管理员工无限期放假,并停止各项费用及工资的发放。因放假时间过长,建议员工另谋职业。”

  上述《紧急通知》的落款日期为“2015年5月”,未注明具体时间。《财经》记者于2015年5月8日晚间获得上述《紧急通知》,据了解,浏阳河酒很多员工也是在5月8日听说“停产”一事。

  浏阳河酒的前身为国营的“浏阳县酒厂”,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凭借多位奥运冠军与超级女声的代言,竭力打造“名人、名河、名酒、名歌”的文化内涵,浏阳河酒从全国“两会”指定用酒到奥运会庆功酒、博鳌亚洲论坛专用酒,一度是中国知名的二线品牌白酒生产企业。

  在此次正式停产之前,浏阳河酒三次“借壳”上市未果。

  浏阳河酒早在2006年就试图上市,当年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的20亿元,后因企业爆发“严重内讧”等原因上市不成。2009年3月,浏阳河酒与通葡股份(600365.SH)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前者希望以资产注入后者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但因职工安置等原因未能达成一致;2013年11月,大元股份(600146. SH)公告称,拟收购浏阳河酒100%股权,这次“借壳”以浏阳河酒“主动放弃”而告吹;2014年,浏阳河酒再次发起“借壳”上市之路,拟与*ST皇台(000995.SZ)合作,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从2006年单独上市不成,到2014年已三次“借壳”未果,浏阳河酒花了九年时间,仍未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内讧严重、管理混乱、资金短缺,这些都是浏阳河酒近年来面临的问题。”浏阳河酒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根据*ST皇台此前的披露,浏阳河酒在2012年、2013年的营收分别为1.69亿元、2.15亿元,而净利润分别只有126.56万元和1298.82万元。

  2014年4月,网络上即有关于浏阳河酒“资金链断裂,员工工资发不出,面临停产”的传言。一年之后,传言成为现实。

编辑:唐桂涛

相关热词搜索: 浏阳河酒被曝已停产

上一篇:德州扑克赌局黑幕解密:看似脑力游戏实为暗藏赌局 下一篇:合肥街头现亿元迎亲车队:400万元宾利为其开道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