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隔壁高校去选修感兴趣的课程
各校每年6月、12月公布本校供其他学校学生选读的课程目录、课堂容量、教学安排时间、教材选用等信息。
学生选修课程成绩合格,由接受学校出具成绩单,学生所在学校承认其成绩和学分,并负责计入档案。
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应按学分缴纳培养费用,费用按照省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收取,并事先予以公布。缴费时间为每学期初。
3.你可以享用隔壁高校的实验室
各校于每年6月、12月公布可供其他学校学生使用的教学实验室、实验项目、学生容量和教学安排时间要求等。需要贡献其他学校实验室的学校,向对方学校提出实验室具体使用需求。使用实验室的学校向对方支付实验耗材费用并遵守相关规定。
4.本科教师将互聘承担教学任务
校际间根据教学需求,有计划地互聘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外聘教师课酬由受聘学校支付。
5.互派30名~100名学生学习交流
三校互派部分学生,每年30名~100名,到学生选择的优势学科(专业)学习)半年或1年,即实现三校交流生计划。
目前,鉴于学费收缴涉及到省有关收费政策及学分制相关制度等,试运行阶段建议采用对等量学生交流,学生分别按原所在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三校间暂不涉及学费互缴问题。
华商记者 任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