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进入夏季的鄂尔多斯,希望借助全国体育盛会的机遇,重新打出鄂尔多斯这张牌。不论是政治意义,还是经济意义,承载文化宣传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许能为沉寂许久的鄂尔多斯,带来一丝亮色。
不过,放置于全国,这样的转型方向并不出彩。实际上,另一个资源型城市大同,也曾经希望通过复古古城,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撑城市转型的支柱。复古的过程伴随着巨大的争议,直到今天,大同的复古成为半拉子工程,被诟病为理想主义者的实验。
跳脱开鄂尔多斯本身,即使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是一个历史难题。当一个城市的动力锁定在一个产业,而这个产业的兴衰又寄望于外部世界时,他的雄起与衰落,已不是自己所能掌控。
而当下的中国,陷入资源诅咒的城市,也绝非鄂尔多斯一个,在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之下,中国无数的煤城、林城、钢城……都陷入了“经济低迷、转型无路”的困境之中,是资源成就了城市,也是资源板结了城市。怎么破解资源诅咒?抑或是整个中国经济需要回答的问题。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鄂尔多斯7成煤矿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