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用音乐母语 与世界对话

关注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陈原 2015-07-09 10:43:10
[摘要]刚刚当选中国音协名誉主席的赵季平,从他正准备下笔的新作,说起了民族传统音乐。他将其视为中国音乐的“母语”,在他看来,没有民族文化沃土的滋养,就没有自己的成就,几乎每部作品、每个脚步、每次升华,都与传统艺术结为因果。

赵季平总是一副平静的笑容,谈吐温文尔雅,但一遇到原生的民间音乐,便顿时如醉如痴,心潮难已。几乎每创作一部作品前,他都会去探访民间艺术。在平遥的小村子里,他被中路梆子所迷到,不时击掌欢呼;听民间艺人演奏唢呐,苍劲而凄婉,同伴放声大哭,而他则一夜难眠。“这些地方的历史悠久,文化特别深沉,有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创作电影《红高粱》音乐时,赵季平独自一人走在齐鲁大地上,只要听说哪里有民间艺人,他就赶到哪里,哪个村子有戏演,他就连夜追过去。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民间音乐早已流淌在赵季平的血脉里,传统艺术早就沉淀在赵季平的创作细胞中,他的大脑就是一座民间音乐的储存库。身为当代作曲家,赵季平深知,仅仅掌握了民族传统艺术远远不够,因为要将这些宝贵的艺术精华转化为当代音符,赢得听众,还需要面对世界,学习新的技法。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他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广泛接触世界音乐大师的作品,提高自己的作曲能力。“一手伸向传统,学习民间艺术;一手伸向世界,借鉴国际音乐的优秀成果,这就是我今天的创作状态。”

赵季平究竟创作了多少部作品,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这些作品已经走向了世界舞台。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都上演过他的作品,专场音乐会也开过多次,国际知名乐团的演奏曲目中,他的名字正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代表符号。“我要用中国音乐的‘母语’与世界对话。”赵季平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之路。

赵季平的新作民族管弦乐《国风》,7月30日将由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首演,届时,观众将再次领略他娴熟运用中国音乐“母语”的创作风采。

编辑:周庆辉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 赵季平 母语 名誉 主席

上一篇:央行发布关于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声明 下一篇:图片报道:三星西安半导体公司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