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垒
“市县同城”严重
南昌,“一江两岸、东西双城”。
南昌城区发展“一路向西”,必绕不开新建县。其实,南昌市近年来大刀阔斧拉开城市框架,新建县早就纳入了“大盘子”。
新建县位于南昌城区的主要拓展区,有70余平方公里面积在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内,县城长堎镇属南昌城市规划的核心区。
然而,在城市自身的迅速扩张中,“市县同城”现象严重,规划管理、建设标准不统一、使得在功能统筹、基础设施对接、生态空间预留、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协同较差,暴露大量问题,“市县二元结构”压力正在逐步增大。
对于县与区“协同较差”,记者曾有一次体会较深的采访经历。早在2000年,南昌市完成了总体规划,黄家湖路是作为城市主干道进行规划的,这被视作经开区出区的主要通路之一。因黄家湖东路从新建县边界而过,2002年,新建县却将黄家湖必经之地挂牌拍卖。获知此事后,南昌市经开区多次发函给新建县,却未得到新建县的答复。
为此,南昌市经开区将情况上报给南昌市城乡规划局,新建县对此也是置之不理。2013年9月,断头5年之久的黄家湖路,最终在南昌市负责人一次又一次的现场协调,表示要处理相关责任人后,事情才得以解决。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南昌市将一块区位更好的地块无偿划拨给开发商。
据了解,目前,红谷滩新区、经开区、湾里区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由南昌市统一规划,而夹裹在经开区与红谷滩新区、湾里区中间的新建县,拥有独立规划权限。新建县的独立规划,影响到了经开区与红谷滩新区两区之间的连接,也影响了昌西北以及南昌整盘棋的发展。
不少专家认为,南昌市城区规模小,市内区划不尽合理,是造成目前南昌空间困局的内因。如红谷滩新区因与一路之隔的新建县存在双重管理体制,只能呈面条状向两端延伸,致使一直未能形成足以辐射全区的商贸中心,与新建县城形成了明显的发展落差。
虽然,新建县很“卖力”,通过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城区,但是行政区划与实际管辖权交叉,壁垒无法破除,致使南昌市的建设管理面临挑战。
“拉大城市框架需要交通基础设施,但是区域内协调发展不一致,产生不了‘凝聚经济’,影响南昌整盘棋的发展。”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锐说:“应迅速拓展新城区和城市新区,推进撤县设区(市)步伐,破除壁垒,拉大城市框架。”
柳华认为,优化南昌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消除“市县同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拓展南昌空间。
编辑:时喜
相关热词搜索: 新建县撤县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