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现在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具体的出国境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基层一线的一些中低级别的这些领导干部的出国境行为,他的一些利益行为,他的一些商事活动还存在着漏斗效应,还存在着我们监管压力衰减的这样的情况。
另外一个方面在过往的旧政治生态和旧经济常态当中,我们也存在着我们现在的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严的这样一些情况,也就是造成了所谓的监管的黑洞,我们的纪律的破窗,实际上我们很多好的制度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就造成了他们有很大机会的缝隙,可能再加上他们处心积虑,私密性、隐秘性比较强的违纪违法行为,就长期得不到发现和治理。
张羽:
我们再来看一下近些年,基层组织涉农扶贫案件的一些特点,第一就是“小官涉贪”明显,我们刚才举出了大量的数字,第二就是串案窝案严重,第三就是贪污侵吞严重,主要是涉财,第四就是发案环节集中,刚才我们讲到了主要是集中在扶贫款使用环节等等这些重要环节。
那么高秘书长,我们看到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一方面地区非常贫困,老百姓很穷,但另一方面这些贪腐的小官,他们贪污的数额及其巨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状况,为什么在一些农村地区会出现如此肆无忌惮的这样一个贪腐的状况呢?
高波:
老百姓经常说“天高皇帝远”,我想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我们监管链条的末端,最后形成了一种所谓利益板块化、利益共同体的现象。那么有这么几个一,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基层的这样一些地区,往往是形成了所谓的“一言堂”;那么在签字在经费的处置上面形成了“一支笔”;那么在用人的问题上,又是造成了当地一些黑恶势力、家族势力形成这样的“一伙人”现象;那么最终就造成了“一堵墙”;那么从案例和巡视的情况来看,最后也就叫做“一锅端”。实际上也反映出我们现在在反腐败在清存量、阻增量的过程当中,还要进一步的下沉一线,要对现在的这种蚁贪现象、硕鼠现象、小官大贪的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
张羽:
确实要想让惠农扶贫资金真正能落到实处,必须是要抓住在各个环节当中伸向这些惠农扶贫资金的黑手,那么如何才能做呢?我们继续来关注。
解说:
14517人,这是2012年1月到11月,我国各地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的涉案人数量。而从2013年到今年5月,同类犯罪的涉案人数增长到16385人。涉案人数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国家拨付给各地的涉农扶贫资金在逐年增多的现实。
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陈正云:
从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分析,发生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还有政策宣传不到位、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对这些问题,检察机关加大了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腐败犯罪的发生。
解说:
当最高检用专项整治的形式披露查办和预防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情况时,我们发现,扶贫款,专项补助金,甚至是孤儿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农村低保,这些关乎农民生存的专项资金,都会成为个别基层干部眼中的唐僧肉。
编辑:蔡勋
相关热词搜索: 贫困县官贪污近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