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父辈的号角:抗战老兵杨胜义一家三代接力从军

关注 温州日报瓯网 作者:华晓露 2015-08-27 14:02:33
[摘要]1943年11月,常德会战爆发,此时杨胜义在七十二军新编十五师中当号兵,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从江西省修水长途奔袭五百余里紧急驰援湖南常德。”  “老兵不怕死亡,就怕被遗忘”,杨胜义轻轻地说,“当了一辈子的军人,我希望能去北京看一眼大阅兵。

  杨中天(杨胜义孙子):“我当兵是为了延续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杨中天今年27岁,在北京空军某场站当了五年兵。去年12月,他回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未完的学业。“爷爷是军人,大伯是军人,所以我去当兵是必然的。”在爷爷杨胜义、大伯杨伟光之后,杨中天追随他们的脚步,也踏上了军人之路。

  “这一切,都是因为爷爷,他是我的偶像。”杨中天说,自己对爷爷的情感,除了“依恋”,更多的是“仰慕”和“敬重”。

  杨中天从小就听爷爷讲战争故事,他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些“花絮”:爷爷负伤入院后,利用休养时间,开始向身边病友请教学识字。短短一个多月,从没上过学的爷爷已经能看懂小学二年级的课本。后来,病友还出字谜考他,都被他一一答出。杨中天话音刚落,杨胜义便迎上来打趣道:“当时不知情的人问我什么学校毕业,我说自己是高粱大学毕业,哈哈哈。”

  杨中天说,爷爷爱学习、肯吃苦的精神正是自己这代人所缺失的,“每当在军校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爷爷写给大伯的那封家书,想起爷爷的叮嘱:‘在部队好好干,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同志。’”

  “爷爷意志力很强。以前是老烟枪,后来说戒烟就戒了,几十年来没见他再碰过烟。”

  “爷爷很逗,他看电视只看国际中文频道、新闻频道和海峡两岸。吃饭的时候,他一定会围绕一件国家大事不停地讨论。大家都吃完了,他还能一个人不停地讲。”暮色渐起,孙儿依然在聊着他的祖父。不知何时,老人已经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没有雪,也就不会有脚印。”记忆是有力量的。曾经,父辈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荣耀,如今,流淌在后人身体里的忠勇血脉和精神,将成为指引前进的号角。

  (作者:华晓露 )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杨胜义 抗战老兵 1970年 抗战历史 常德会战

上一篇:松花江上 从西安回坊传唱全国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