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品牌荟萃
截至2013年底,静安南京西路沿线汇集国内外品牌1500余个,其中国际知名品牌900多个,国际顶级及一线品牌95个。沿南京西路辐射的专业街精彩纷呈,闻名遐迩的吴江路休闲街 2012年被评为“中国商业特色街”;陕西北路老字号一条街,集中了中华老字号及自主品牌20余个,2009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华老字号上海第一街”;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久光百货、金鹰购物广场五大商厦已经成为高端商业的代表。 2014年,商贸流通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37.35%。
专业服务业总部集聚
专业服务业是静安打造国际商务港的优势产业,也是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高效开放的市场环境,集聚了毕马威、罗兰贝格、国浩、方达等一大批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商务咨询、投资管理等国内外的专业服务业企业,形成了行业高地。2014年,专业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20.57%。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增强
结合产业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区内基本形成了“一带 一街 一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一带:以昌平路为主轴建设“静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初具规模,以“800秀”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初步形成国内外时尚品牌消费、研发设计、展示发布等时尚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一街:威海路文化传媒街以文广、文新两大优势文化传媒集团为重点,不断吸引跨国传媒、广告企业进驻。一谷:南部地区以静安南京路至华山路一线为中轴的“现代戏剧谷”,逐步形成国内著名的现代戏剧集聚区。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区税收比重9.97%。
金融业创新拓展
静安区集聚了国泰君安、光大证券等数十家证券公司及营业部,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等投资公司,为调整金融业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近年来积极探索发展新金融业,引进佳士得、海富基金、华侨星城、信拓城海外投资(上海首批QDLP企业)等创新金融机构。2014年金融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12.62%。
房地产业载体支撑
静安区土地资源有限,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主动进行调整,已逐步摆脱了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转型中房地产业依托楼宇载体以长期物业保有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高附加值、资本及知识密集型企业聚集,并通过这些核心企业来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进入,推进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房地产业2014年占全区总税收比重12.85%。
编辑:蒋游
相关热词搜索: 静安区闸北区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