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调整触及利益 对接“专车”埋下伏笔
对杭州的一揽子改革措施,多位司机表示认可。他们认为,政府减少收费给司机带来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有效降低了行业负担,为传统出租车与互联网预约式租车开展竞争创造了更为公平的环境。出租车“私牌车”车主陈立明过去一直担心会取消个人的车辆产权,他告诉记者,本次方案明确厘清了经营权和车辆产权权属,给像他这样的个人出资车主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一些高价拍得出租车牌照的司机们却有不同意见,有人甚至认为,出租车牌照价值“缩水”对不少车主来说是一场“灾难”。出租车司机黄永强告诉记者,他手中的一块个体出租车牌照是前几年60万买的。
据黄永强介绍,这个价格还不是最高的,“有些人都是拿出全家的积蓄,花了80-90万买一块牌照。”然而现在出租车个体牌照的行情成交价是15万元左右,方案明确了未来传统出租车经营权转让将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交易,增加了合法的受让群体,价值的进一步缩水是不争的事实。“‘确权’保证了我的所有权,但却没能保障它的价值。”
一些消费者也担心,改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和服务差的问题,但本次方案所提出的将出租企业定位由“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这可能意味着打车未来将不再成为寻常家庭的消费。
“从国际惯例看,出租车从来就不应该是一般家庭的寻常消费。”陆献德介绍,杭州市出租汽车的年客运量高达2.16亿人次,占到地面公交出行量的17%,“出租车毕竟是个体对个体的服务,如此高的出行分担率不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也更不应该是政府财政重点扶持和倾斜的方向。”据介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杭州出租汽车的运力规模也将逐步实现从动态调控到市场调节,定价机制也将逐步由政府管制向市场调节价过渡。
对于当前出租车企业和司机最为迫切的诉求——“专车”运营规范方案,张晓东表示,杭州市已有相关的考虑,而成立国有出租车服务管理公司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形成规模效应,为将来开展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和出租车司机收入埋下伏笔。他表示,杭州市会在实施传统出租车改革基础上积极研究、适时出台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政策。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杭州出租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