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华商调查 > 正文

西安4个残疾人的生活账单:收入2000买药开支大

华商调查 华商网-华商报 2015-09-30 07:02:07
[摘要]除了政府固定的帮扶外,每逢过节或一些特殊的日子,常有社会公益组织与爱心人士、志愿者等走进残疾人家庭,为他们送上日用品或一些生活费,社会的关心,大家的探望,让残疾人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单。

  除了政府固定的帮扶外,每逢过节或一些特殊的日子,常有社会公益组织与爱心人士、志愿者等走进残疾人家庭,为他们送上日用品或一些生活费,社会的关心,大家的探望,让残疾人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单。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进西安市4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账单,记录下他们的家庭生活。

  >>故事一

  她的一天:从床到椅子 从椅子到床

  “到十字路口往北走,看到往东的第一条巷子了吗?沿着巷子往里走,走到第一个电线杆再往北拐,然后再顺着第一个小巷子往里走,数第九个门就到了,到时你喊一声我答应,就找到了。”9月21日,在电话的指引下,华商报记者找到了张西平的家。

  她常用的“工具”:长竹竿、撑衣杆、长钳子

  张西平,独居在新城区的56岁残疾人,因双腿不能活动,家里又没有其他人,她家的位置她早已烂熟于心。这个家只有六七个平方米,一张小床的旁边放着一把带有靠背的椅子,椅子下面垫着气垫,因长期久坐不能活动,她长了褥疮,气垫能缓解疼痛。椅子旁边的地上,放着电磁炉、还有一个小锅和碗,“这样我随手就能拿到”,一个样式很老的冰箱上摆着一台旧电视机,床上方的位置搭了几个木板,胡乱堆放着几个装有衣服等物品的袋子。床边椅子的对面,有个小水池,屋里拉着根绳子,上面挂着几块尿布。

  在张西平椅子旁边,有她离不开的三件“工具”:一根长竹竿,一个撑衣杆,一个长钳子。“我想看门外的阳光了,就用竹竿把窗帘挑起来挂到门上。洗了尿布,可以用撑衣杆挂起来,钳子则是方便我取东西。”张西平的床上放着药品、衣服,因为腿不能动,她取东西时,只能借助钳子。

  她的生活:实在想吃葡萄了 才麻烦别人替她买

  张西平很早就离婚了,有个女儿跟着男方生活。30多岁的时候,她因为生病双腿无法行走,从此开始独居家中的生活。

  “早上起来,坐在床上开始洗洗涮涮。”张西平说,原来水龙头在房子外面,因为不能动,就找人把水管接到了屋里,洗涮完后,开始清理大小便,比如洗尿布等,因为尿不湿太贵,她会搭配着尿布来用,在床上还铺了不易渗透的皮革。这些洗涮对正常人来说很简单,可对她来说,却是艰难的。

  之后,她开始准备吃喝,把一个小木板放到床上切菜,然后在电磁炉上做饭,“因为不想太麻烦别人,我买的菜都是土豆、胡萝卜这类的,既便宜又耐放。”她有时会把需要购买的物品积攒起来,给附近小超市打电话,买的量多人家会送上门。“前段时间特别想吃葡萄,想了有一周多,最后忍不住给附近的一个熟人打电话给我买了点。”

  张西平一天只吃两顿饭,做饭只做一次,早上吃剩下的菜,下午吃点馍就着,喝点水,一天就过去了。吃完早饭,她看会报纸,有时也会上上网、打个电话,“没有电话,我就彻底与世界隔绝了”。不一会儿,张西平累了,又从椅子挪到床上去。在屋子里,摆放着一个轮椅,是社区送的,可是因为没人推,就成了摆设。

  她的账单:月入不到2000元 买药是大开支

  张西平已经退休,由于当时工龄只有15年,退休金比较低,一个月只有1400多元,再加上106元的独生子女补助金,就是一个月的全部收入。令她欣慰的是,社会上一些爱心公益组织逢年过节都会来慰问。家里水管坏了,给社区打个电话,就会有人上门来修。

  花销方面,张西平能省则省。因为大小便失禁,尿不湿是必备之物,“只能买最便宜的,我尽量省着用。”她说,另外一个重要开支就是治疗褥疮,“一小瓶药就要200多元”,医院开的药,每次她都会买回来自己抹,“要是护士给我抹,一次就都用完了”。即便这样,一个月下来,1000多元收入也所剩无几。

  作为女性,张西平也爱美,可有多久没买新衣服,她记不得了,“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时间久了就破了,我缝缝补补再穿。”

  有没有想过请护理?“问过了,护理每周来五个上午,下来就要一千三四,那样我所有的收入都没了。”她说早已断了这个念想。

  她的期望:电动轮椅 放药的盒子 最小的户型

  张西平的房子很小,从室内到室外只要一大步就能跨出去,可这一大步对她来说,是奢侈的,基本上两个月她才能出去一次。她盼望能有个电动轮椅,这样就有机会多出去看看,她也希望公交车能够是无障碍公交车。听说城南有个专门治疗褥疮的,她很想凑点钱去看看褥疮能不能治好。

  当年,张西平的残疾被定为二级,可她觉得,如今自己双腿都不能动了,是不是可以定为一级了呢?

  自从张西平领了养老金,原来一直享受的低保就取消了,她知道她的养老金超过了低保线,可是每个月那么多必须的看病支出,能否破例让她享受低保……

  张西平床上放药品的泡沫盒子烂了,她期望着啥时候能出去,换个新盒子……

  她期盼着,住的地方啥时改造,可以搬进带地漏、有卫生间的新房,现在住的房子太小,希望到时能换个最小的户型……

  >>故事二

  “希望未来无障碍设施更多”

  51岁的曹维政因小儿麻痹造成双腿无法活动,属于二级残疾。他聪明能干,上世纪90年代就自学了计算机,给公司做网站维护,还经常参加残疾人自驾游活动。日子本来还不错,可前两年他患上了脑梗,生活被打乱了。

  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曹维政恢复得不错,如今在莲湖区残联做网站维护,有稳定的收入,“我媳妇在残联食堂帮忙,我俩每月每人1500元,幸好单位吃饭免费,省了不少钱”。自从得了脑梗,曹维政每个月都要买药治疗脑梗、高血压,一年要好几千元,但曹维政很乐观,他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曹维政的家在一楼,虽然只有7个台阶,可对于他来说,却是一道难迈的门槛,每次拄着双拐得用五六分钟才能跨过台阶,他希望未来的无障碍设施更多,让残疾人生活更方便。

  >>故事三

  月收入2000元左右 爱心组织免费帮他装假肢

  在劳动南路转盘东南角,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那里每天都有一个修鞋的中年人,鞋摊旁边放着拐杖,还有一个三轮车,日复一日,他在这里已经有7年了。

  他叫陈井余,是来自四川的残疾人,今年43岁。他17岁那年,因病右腿被截肢,之后不得不借助拐杖行走。“老家在山村里面,很穷很穷。”陈井余说,失去右腿后,他跟着老乡学了修鞋的手艺,2008年他跟随老乡来到西安,在劳动南路转盘摆起了修鞋摊。

  陈井余在铁塔寺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个单间,每月租金400元,含水电费。每天早上8点多,吃过早饭,他就会骑上电动三轮车来到劳动南路转盘,除非下雨下雪,每天他都会坚持赶到。9月22日上午下起小雨还刮着大风,可中午他就又来到劳动南路,开始修鞋。“在家里,我一个人也没事干,能多挣点就多挣点。”陈井余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修十来双鞋,不好的时候只有几双,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每月支出一般1000多元,主要是花在了吃饭上。每天早上豆浆油条胡辣汤,中午一般在附近吃碗十来块钱的面,晚上吃12元的盖浇饭,一个月下来也就能剩下几百元钱。幸好,陈井余身体不错,不用掏钱买药。

  令陈井余安心的是,因为他有二级残疾证,在老家能领几百元的低保,在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方面,他不用掏钱,由政府买单。采访中,陈井余常常会爽朗地笑,十分积极乐观。今年,西安市残疾人爱心互助促进会给陈井余带来好消息,中央财政拨付25万元专项用于开展农村特困下肢残疾人假肢助行项目,之后促进会又向社会募集资金,为75名下肢残疾者安装了假肢,其中就包括陈井余,带上假肢的他,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就可以甩掉拐杖独立行走了。陈井余盼着早日“走”起来,这样生活更方便,也可以干更多的事,让日子更好……

  >>故事四

  “低保费能再多涨点就好了”

  72岁的王德华,从小双目失明成了盲人,属于一级残疾,他和19岁的女儿住在南二环一个小区。9月22日,华商报记者在他家看到,两室一厅的旧房子,墙壁黑黑的,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老人对自己每个月的收入都记得清清楚楚。由于历史原因,老人没有职工养老保险,原来的单位每个月发给他180元的生活补助,再加上每月570元的低保费,145元的居民养老金,还有50元的老年补贴和6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个月共有1005元。

  老人说,他有鼻窦炎、食管炎,实在受不了了,才会去医院拿点药吃,缓解一下疼痛,“我去医院看次病差不多要100元,对我来说太多了,轻易不敢去,更别说住院了”。老人每次外出,从不在外面吃饭,外面一碗面条要十来元,太贵了,无论多饿,他都会赶回家吃饭,但回家也是凑合,因为看不见,只能摸索着做一点。“这几天附近有个环卫工,一个包子铺的包子卖不完了就给环卫工,环卫工拿到我家里热热吃,我也就跟着吃一点。”老人说,19岁的女儿没读多少书,学了化妆,每天起早贪黑,也只能挣2000元左右。

  老人住的是老小区,没有集中供暖,一到冬天家里冷冰冰的,为了御寒只能穿厚点。谈起心愿,老人一直念叨着“我低保费只有570元,啥时能涨到700多就好了,多200元,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帮助太大了!”

  新闻背景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

  9月1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披露,明年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此前,我省出台《陕西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意见》,确定从今年7月1日起,为具有陕西省户籍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100元的护理补贴。《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显示,陕西首次符合享受此项补贴的重度残疾人约有12万人。

  该意见规定,今后若中央出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相关规定,按中央统一政策执行。而明年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到底如何,目前还未确定。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由华商报记者周艳涛采写

  相关新闻

  明起国家再次提高 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10月1日起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从10月1日起,伤残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5%,农村“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30%;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24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同时,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10元、参战参试人员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6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增加补助5元,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调整后,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60210元、58310元、56400元,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7850元、7610元、7360元。

  居住在城镇的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120元;居住在农村的烈属提高到每人每年1451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1750元、41750元和18840元。

  据悉,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第22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第25次提高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也是近年来优抚对象提标幅度较大的一次。

  据新华社

编辑:雷晓娟

相关热词搜索: 张西平 残疾人家庭 铁塔寺 抚恤金标准 工具

上一篇:西安民办幼儿园教师现状:保育做起每天洗200个碗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