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华商调查 > 正文

西安数千摊贩卫生难监管 “小饭桌”只管做饭有隐患

华商调查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郭魂强 2015-10-09 03:54:53
[摘要]省食药监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好的做法是对“小饭桌”进行备案登记,我省各地市目前都在摸索监管措施。

\

\

\

  据不完全估计,每天出现在西安街头的午餐小摊贩不下数千家,给这座城市里的数十万人提供了方便,但监管方面可能的疏漏,还是让人们对这每天吃进肚中的数十万份餐食深感担忧,尤其就餐者中间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孩子。对于一些要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孩子来说,在外解决的不仅仅是午餐,还有晚餐。

  现行职能部门对小饭桌、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提出的管理规定,不能说不详细,比如登记备案制度、许可证制度、健康证制度等,但实际执行情形,却不容乐观。

  老师担忧:一旦出事,连找都找不见

  “我们学校门口一放学,基本上被一些小摊点包围”,未央区一中学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麻辣味、油炸味居多,孩子们也爱吃,三五成群相互吃请,老师也没办法。不是说校园周边五十米还是一百米不准摆摊设点吗?基本是个空文,离开校园100米,学生也都基本走散了,他们卖给谁去?最关键的是,这些临时小摊点来去无踪,一旦出事,连找都找不见,出事都不知道为啥出事。”

  这位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大多有点零花钱,这些东西价格不贵,口味偏重,“吃惯了还上瘾,因为其他的没味儿”,孩子们才不管安全不安全,人家买他也买,有的孩子“一周的零花钱不到周三就花完了,在学校门口摊点吃还能欠账。有的孩子一次请几个同学吃,摊主也高兴”。

  对学生在外就餐,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学校外边我们就管不上了”。

  西安市八十九中付老师说,校园周边的摊贩,多是自制食品,设备简陋,卫生差,“但味道好,对学生有吸引力。从食品安全和校园管理角度看,最好能给办执照,实行许可管理和登记备案,纳入监管。现在大多是一个孩子,学校安全责任压力很大,一旦出问题,家长肯定找学校。可这些问题却是非学校力所能及的”。

  付老师认为,当前食品风险的传播性、危害性及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远远超出了学校及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食品安全最好得全程监管,“这些摊贩辛苦也想赚钱,只要监管合理合法,不给增加太多负担,他们应该也不会反对。没证的坚决撵走,这样我们也能轻松点,家长也放心。”

  西安的很多中小学,为了孩子的饮食安全,都自办了食堂,一旦孩子不在校就餐,必须家长签字同意并承担后果。

  碑林区一所名校校长面对华商报记者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自己办食堂风险也很大,从进货到加工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监管,就害怕学生出问题,学校名誉受损,更重要的是没办法给家长交待。”

  “为什么要跟家长签责任书,就是因为大量孩子在托管班吃午饭,这也是当下一个实际困难,家长都忙学校离得也远。这部分学生我们要求家长必须操心。我们的学生吃完饭必须进教室趴在桌子上午休,但外边的各种情况都有:有些孩子自己换托管班,有些不去自己在外头买着吃,有些吃了饭找个借口跑出去上网,这些都不是小事”。

  托管班:只管做饭,很少考虑安全风险

  颖园小区位于西影路小学西隔壁,小区院子不大。华商报记者简单统计共有13个托管班,基本上都在对外招生。

  “×××放心托管”位于小区内一楼东户,面积近百平米,9月17日中午,托管班屋内20多名学生正在就餐,客厅摆着一个长条桌子,一圈吃饭的学生边看动画片边吃饭。靠墙是双层架子床,两个卧室全被架子床占满,只留通道,拥挤不堪。

  厨房共有两人操作,一名老年妇女和一位中年妇女,就是这里的“老师”。据其介绍,这房子是自己的,都是家常便饭,面、米饭、饺子搭配,“都是妈妈的味道”,低年级午托350元,全托500多元,“高年级孩子因为能吃收费也高些”。

  另一家托管班人数更多,位于一楼的2个单元房打通,俨然一个“小学校”,各年级学生都有。屋内摆放了几排桌子,供吃饭和学习所用,在临近厨房的桌子,有四名戴红领巾的男生手举扑克牌,“你出牌,出牌,不出我就出了……”

  女老板解释:“有些学生中午根本不休息,总该有个事干么,打牌也是消磨时间,休息,换个脑子。”

  华商报记者先后走访4个托管班,人数都在20人以上,最多的40多人,初步估算出该小区托管的学生人数达400人以上。记者以家长名义咨询,是否纳入食药监监管、登记备案,多数老板都声称“麻烦得很,没有必要”,理由是“咱都是实在人,办班又不是一天两天,做的都是家常饭,自家大人小孩也在这里吃,肯定没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主动登记,理由多为“不知道找谁,得跑好几个部门,搞不清楚谁说了算”,“不知道要收多少钱,一个部门一个月收100也受不了”,“如果真按文件上要求的,索证、索票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这个班也不用开了,都是家常便饭,挣几个小钱,太麻烦了”。

  华商报记者问:假设你们进的货比如肉蛋菜有问题,把孩子吃坏了,该咋办?这些从业者显然很少考虑这种可能,大多回答“不可能,咱天天做饭呢,哪能这么巧?”

  监管治理:发现难、入户难、提升难、取缔难

  近年来出现的“托管班”,又称“小饭桌”、“托管中心”,是在各中小学周围出现的新的“家庭作坊式”餐饮经营方式,“小饭桌”确实解决了许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不能兼顾孩子吃饭的难题。

  但与“小饭桌”的规模和增速不相匹配的是,其经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大量存在。

  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小饭桌都在居民楼内开办,厨房面积小,不能按功能分区,布局混乱,很多生熟食品及厨具没有分开,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以及食品安全没有保障。

  来自管理部门的信息表明,由于“小饭桌”规模小,软硬件较差,人员素质复杂,一般都达不到《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审查规范》规定的任何一种业态的准入标准,所以“无法办理许可审批手续,也不在《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许可范围”。

  省食药监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好的做法是对“小饭桌”进行备案登记,我省各地市目前都在摸索监管措施。

  据了解,西安市新城区中小学多,校园周边“小饭桌”聚集,该区尝试由街办牵头、部门协作监管模式,在政府网站食品药品专栏及微信公众号上对备案小饭桌进行公示。

  对主动申请备案的“小饭桌”经营户进行联合验收,符合条件的发放“小饭桌登记备案证”;对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小饭桌”经营户也一并公示。目前已经验收公示第一批41家“小饭桌”,鼓励家长选择有“备案证”的。

  碑林区对未经备案登记的12家“小饭桌”进行了曝光;雁塔区则组织力量对翠华路沿线“小饭桌”摸底登记,就地址、开办者姓名、联系方式、就餐人数等,建立监管档案。集中培训从业人员,目前已有145人取得合格证。

  但各部门负责人都承认,上述数字相对于辖区数以百计的小饭桌,实在谈不上成绩。“发现难、入户难、提升难、取缔难”问题一直存在。

  “我们只能根据传单或者在学校门口蹲守,找上门去做工作,人家不开门你没办法,关门换地方你也没办法,条件差该取缔,阻力也很大。很多时候,家长也不理解,有没有证家长不管,孩子在这里吃饭好好的,一直没出啥事,又离得近,凭啥你要取缔?”

  政策措施:新条例明年实施,基层监管力量仍不足

  2015年7月30日,《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出台,明年1月1日实施。该《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城建、城管或市容、卫生等部门在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条例规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实行许可制度管理,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管理,实施许可、发放登记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并在明显位置悬挂。

  “登记许可不收费,就是为了打消从业者的顾虑,不给他们增加经济负担,从而减少阻力。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怕麻烦,比如健康证,能不办就不办,或者少办应付检查”,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说。

  《条例》规定:中小学校门外道路两侧一百米或五十米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但实际情形是,各个中小学周边的食品摊贩成群结队,而且离学校越近生意越好,该规定执行难度极大。此前这种游击战一直在各学校周边上演。

  另外规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不得少于一年;摊贩一年内累计三次违反《条例》,责令停业吊销许可证。

  具体怎么执行监管,我省各地都在探索之中。对流动小摊贩的监管,宝鸡市扶风县备案登记制2014年开始探索。

  城建部门主要负责临时性马路市场、学校附近、占道经营的食品摊点和集贸市场以外的流动食品小摊贩的管理;对食品摊贩摊位予以规范后,食药监局积极跟进监管:只要在划定区域活动,有相应防鼠、防蝇、防尘设施和废弃物存放设施,用水符合规定,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均可登记备案:此外建立联动监管、班外巡查、暗访和定期抽查等制度。

  9月22日,省食药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集中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检查22581户次,发现存在突出问题或风险隐患3866户次。检查发现,主要问题是生产环节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

  此外,基层监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一是人员少,据测算我省需要1.2万人的基层监管队伍,目前仅4547人。二是业务不熟,目前4547人中70%没从事过食药监工作。

编辑:杜明楠

相关热词搜索: 小饭桌 老师 条例 居民楼 托管中心

上一篇:西安4个残疾人的生活账单:收入2000买药开支大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