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推进网络伦理建设

关注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5-12-23 10:18:22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只有持续加强网络伦理和网络文明建设,才能最大化网络对人类的正面价值,同时最小化网络对人类的负面作用,最终实现网络空间的持久清朗。

  网络伦理在今天还有一个无法替代的意义,那就是它可以用更加精确、更具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的行为准则来确立、重建当代中国人的观念共识和价值认同。网络伦理因其生活化的要求和历史性的衔接更容易深入人心,网络伦理的普及将有效突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人为割裂,打破二者的虚假对立。总之,网络伦理褒善抑恶诉诸的是人的理性和良知,让人生起荣誉感和羞耻心,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制裁手段所不具备的。可以相信,网络伦理建设将使每个网民受益,通过澄清网络空间,可以增大网民在网络世界驰骋的自由度,落实网民个人信息存取、流动的安全性,最终提高网民因网络带来的便利、高效而获得的幸福感。

  三、如何开展网络伦理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网络领域有害信息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将一些严重扰乱网络秩序、造谣中伤的人绳之以法,利用网络违法获利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垃圾邮件和信息大量减少,淫秽色情信息被及时清理,网络空间变得日渐清朗起来。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更无法持久,一旦管制松弛,就可能造成反弹。网民也有内心向善、自主约束的要求,现实世界的道德同样可以延伸至网络世界,网络伦理应成为网络治理的重要力量。

  注重教育、注重道德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势所在,要充分挖掘传统道德的积极内容及教育方法,并对某些具体道德要求结合时代使命做出创造性转换。例如,按照受教育者的接受水平分出蒙学、小学、大学;依据难易程度分出行为、学文、求道;主张性善论这样的基本道德教育原理;坚持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实践;将道德要求分解、融汇到其他各个社会领域和国民的所有人生阶段等。

  确立和构建网络伦理,也离不开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践行、检验和修正。要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特别要为包括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加入网络伦理建设提供更开放的渠道和平台。任何一种站得住脚的道德要求都要有持久和广泛的日常生活基础,在无数次试错后,才能最后得出合理的道德体系。

  网络伦理建设还要注重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搁置纷争,抛弃偏见,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是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共赢式合作。各国的政治家们应当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各国知识分子和主流的意见群体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全球性的网络命运共同体要达成包容彼此的基本共识,在网络使用、信息传播、新闻报道等方面确立共同信守的底线要求,只有这样,人类的尊严、自由、秩序才能在互联网世界得到有效保障。

    (李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伦理 网络文明 伦理规范 网络生态 网络世界

上一篇:时隔37年中央缘何重启城市工作会议?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