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北锣鼓第一村”在杨凌 作锣鼓需经20多道工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12-30 10:11:17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刘军伟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传统的手工艺后继少人”

  “上川口村的锣鼓名声久远,但之前的家庭作坊离主干道比较远,交通不便,锣鼓无法运输,小作坊便搬迁到杨武路上,发展成厂子企业,如今也有了锣鼓产业园名,工艺上也改进了不少,做鼓的工人依旧是附近村子村民。”上川口村的锣鼓制作者刘联国说。

  2006年,上川口村村民历时108天,制作成直径为3.68米,高为1.98米的“天下第一鼓”,送给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汉阴市华西村。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也使用了该村制作的特大鼓,可以说上川口村制作的鼓在全国各地都擂响过。

  “近几年,鼓的销量还是增加的,而且出售的地方也越来越远,国外的都有。村子一年鼓的销量约在10~20万个,这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鼓的价格也在上涨,主要是人工成本增加。”刘联国说,“但做鼓的人还是在减少,主要是耗时长,工序多,而且从业者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导致恶性竞争,不少从业者转向了其他行业。”

  上川口村制作的鼓有白茬鼓、红鼓、双曲双龙彩鼓、花瓶鼓、堂鼓、腰鼓等20多种,因做鼓工艺又脏又累,制作者年龄都在50岁左右,很少见到年轻人,虽然是远近闻名的锣鼓村,但锣鼓文化发展得却并不是很好,村民说,村里鼓做得好,但是敲得好的人却没有几个,不少人感叹,“传统的手工艺后继少人。”

  华商记者刘军伟

  

相关热词搜索: 西北 锣鼓 第一村 杨凌 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