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陈满家书曝光:称狱中物价高晚上要加班到11点

国内 华商网-华商报 2016-02-05 07:20:17
[摘要]陈满出生于1963年,是四川绵竹人。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他办理停薪留职到海南谋求发展。1992年12月,陈满因一起杀人焚尸案被海口警方羁押, 1994年初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300封书信

  每月都要给儿子写信

  后来固定18号写,谐音“要放”

  陈满84岁的母亲王众一清晰地记得,在陈满获释前,她已经有16年多没见过儿子了——1999年12月,她和老伴陈元成去海南探望儿子,归途中她重重摔了一跤,腿膝关节骨折,胸口和腰部受损,还留下了后遗症。之后,她和儿子的沟通方式就只剩下书信和电话。

  陈满的父母共给狱中的陈满寄出约300封书信。王众一告诉华商报记者,陈满入狱后,她每个月至少都会给儿子写封信。起初,她和老伴会一起写或轮流写,后来老伴得了脑病,身体负担较重,老两口也有了分工,王众一负责写家书,陈元成写申诉。写信的时间原本并不固定,后来她把18号定为写信的“专题日”。“18这个数字好啊,‘幺捌’,‘要放’嘛。”她说。

  每次,王众一写完信,都由陈满父亲陈元成寄出,“我腿脚不好,都是老伴去寄。邮局的人都认识他了,大家都很熟了。”王众一说,每次寄信前,陈元成都会把信复印一份保留,“1998年前都还没这个意识,之前的信都没有复印。”每次随信寄出的还有钱和几本杂志或陈满想看的书。为不让陈满与社会脱节,家人在每月给陈满的挂号信中加上几本杂志,最近几年每月邮寄四本杂志,分别为:《小说月刊》、《小说选刊》、《青年文摘》(每月两期)。

  >>满满的爱意

  母亲用繁体字写信“没有心怎么叫愛呢?”

  信的开头大多是一样的——“亲爱的满儿:你好!全家想念你,全家爱你!”落款则是“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信中,她会告诉陈满家里情况,绵竹及周围世界的变化。封封家书总是热情洋溢,充满鼓励,她会津津乐道公园池中荷花的美丽,细腻地描写八月桂花的香气,却对她和老伴如何被病痛折磨只字不提,信中她总是对儿子说:“为了你我们要努力活下去,你更要好好地活着!”

  王众一写得一手工整的繁体字,每次写信都一气呵成,很少修改。“我一直不会写简化字,而且觉得有些字简化的不对。比如‘親愛’的‘愛’,简化字‘爱’去掉了‘心’,没有心怎么叫愛呢?”

  每次在信中,王众一都会叮嘱儿子“来电话”,并在这三个字下打上着重号。但能否接到儿子的电话则要看监狱的安排,并不能保证每月一通。“即使能接到电话,每次只有不到5分钟,根本来不及说什么,只能问个好,道个平安。有时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没有他的消息——很心慌,但我每个月都给他寄钱、寄书,只要没被退回来,就说明他还在那,我也能放心些。”

  >>儿子的回信

  讲述狱中生活点滴

  坚持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陈满也会给家人写信,刚开始比较多,后来渐渐少了。母亲王众一说,“他可能都不知道该写啥子了,在(监狱)里面与世隔绝,都找不到说的,他心里也痛苦啊。”

  陈满寄给家人的信,每次多以“亲爱的爸爸、妈妈、大哥、二哥”开头。透过这些信,陈满狱中生活点滴渐渐清晰。

  在信中,陈满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一直在申诉。申诉得到支持后,陈满在家信中还写到“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我将终生不忘,我出去一定要亲自给他们写信致谢!衷心地、真诚地、深深地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有机会将登门致谢。”

  王众一说,陈满在回信中从来不叫苦,“他也不怎么要钱,只要书。”陈满会在信中让父母帮他买一些喜欢看的书,如《邓小平传》、《孙子兵法》、《资本论》、《鬼谷子》以及一些哲学类书籍,他也鼓励父母多读一些哲学类书籍。鼓励父母要多注意身体,保持心理平衡。 华商报记者 刘苗

  父母书信摘录

  >>春节寄语

  好好地活着 为了公平后的生活好好保重

  “你初一早上八点打来电话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快乐!这快乐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这个年过得比往年轻快,因为有了你的声音。”(2014年)

  “春节又将来临,唯一最想最爱的是你!我们亲亲的儿子!善良的儿子!清清白白的儿子!从心里吻你!亲你!望你保重!天天提高健康水平,好好地活着,为了公平的那一天,为了公平以后的生活,好好保重!”(2008年)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陈满

上一篇:原食药监局一司长判死缓 交115万赃款第四次减刑 下一篇:春节前中央领导人怎么拜年 拜年名单和地图出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