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注 光明日报 作者:钟社文 2016-02-10 11:32:4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系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深刻阐发“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

  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系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深刻阐发“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他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明确要求在不偏废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回顾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关系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抉择。37年前,我们党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果断作出了转移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1978年至今的30多年来,我们党锐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建等各领域改革,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增长乏力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态势,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用“社会生产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

  历史雄辩地表明,没有我们党果断决定并坚持推进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三个设问加上一个明确回答,从历史维度阐发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立足现实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处于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特殊时期,既要充分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要清醒看到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产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社会矛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一方面阐明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衷——解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贫困落后问题,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必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鉴于此,我们党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目标要求,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要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着眼未来发展: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

  如果说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穷则思变”的主动变革,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壮举,那么当前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中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根本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要顺利推进这一战略任务,首先必须消除各种疑虑,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和信心。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一项庞大的工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统筹各方利益的任务更加繁重,全面深化改革困难之大、任务之重、阻力之多前所未有。

  在改革进入爬坡过坎、攻坚克难阶段的当前,必须要有“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必须形成广泛的改革共识,持有坚定的改革立场。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前特别需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他多次表示:“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这些论述有助于消除改革疑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锲而不舍地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目标实现:增强战略定力,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这一论述表明,仅有坚定的改革立场和信心还不够,还要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定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雄辩地表明,能否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历史上苏东国家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将“改革”变成“改向”。我国的改革虽经历过曲折、出现过问题,却仍取得骄人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目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亦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当前,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使得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问题尤为重要。“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判断是: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同时,提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战略要求。对于如何确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深入思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分析当代中国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探讨了为何及如何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战略定力、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等问题。正确理解这些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正确把握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自觉肩负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努力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目标。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改革 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

上一篇:“这么快就实现了搬新房”(新春走基层·民声面对面) 下一篇:中国梦,强国梦,人民的梦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