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央视:155名警察为何成“皇家一号”保护伞?

国内 央视 作者:苏晓明 2016-03-02 09:19:03
[摘要]郑州“皇家一号”涉黄案在法院审结近9个月后,媒体再度发文剖析民警充当保护伞的根源。文章对于民警充当黄赌犯罪“保护伞”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主要缘于思想变质、权力缺乏制约。

  中国新闻周刊《郑州“皇家一号”案调查》作者苏晓明:

  像“皇家一号”这样的场所号称中原第一大会所吧,如果说没有警察当保护伞的话,它是不敢明目张胆做这些事情。主要还是钱的作用,像这样一个娱乐场所光装修可能就好几千万。如果说他明知道这样是违法的,他又去这样做的话,可能没几天就被查了,然后就进去了。

  解说:

  而这些曾经的警界精英,如何一步步沦为皇家一号的保护伞。

  苏晓明:

  很 多分管治安的警察是通过借钱的方式,完成这个收受贿赂,这个借是打引号的,就说我缺钱了借一点。还有的直接在里面有股份。其中一个警察跟我讲过,分管的辖 区之内,光这些娱乐场所每个月给他的钱,这个数目就非常大,而且他取了一个名字叫赞助费,这些场所会给派出所有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或者一些项目出赞助费。 其实有一个名号其实就是保护费,你给我这个钱,我不去查你。

  董倩:

  我分析这155顶保护伞就可以看到有80%的涉案干净 都是“带长”的,来看一下有郑州市公安局的原副局长,有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的原副处级干部,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原处长,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防 火监督处验收科的原科长,还有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的原局长,这是涉案的层级都相对比较高。另外让人痛心的是什么,这里面有曾经的警界精英,他们的参与, 比如说全省岗位大练兵的时候,荣获防火监督岗位第一名好成绩。本身是消防领域的能手和尖兵,还有比如说这个人是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32岁被 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等等,这是精英,人员素质高。

  另外一个违法违纪的民警,他整个是一个链条,各个层级都有,还有一个什么情况?就是我们还可以看从游过去的这种收受、索要好处转为参与黄赌场所的经营,也就是说这是三个特点是他们在这个案子里面呈现出来的。好,我们继续联系王教授。

  那么首先咱们分析这个案子,这个案子当时告破,是通过在河南省内异地派遣警察,用扑击的方式把它给查封的,就是你怎么看待当时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处理这个案子,本地的警察已经处理不了本地的案件了。

  王敬波:

  对, 这在很多的案件当中实际上都是用这种方法才能真正实现达到这种执法的目的的。因为按照这样的一个比例来看,当地有相当比例的警察都已经沦陷了,如果在这种 情况下,在当地用警的话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这种结果的。可能这边会议还没开完,这个决定还没有做出来,那边已经得到了这个通风报信了,像这种大面积的腐败, 这种塌方式的腐败,必然使当地的整个执法环境都已经败坏了,所以在当地很多的执法活动是无法进行的,而且实际上有很多执法活动是警察和违法者是合谋在一 起,是演给老百姓看的,如果不用异地用警的话是不会实现这种执法效果的。

  董倩:

  王教授您怎么看整个一个链条各个层级的这个干警都能够牵扯进去,都有领导干部牵扯进去,有的正副职都牵扯进去了。

  王敬波: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塌方腐败,或者是污案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腐败形式,我们在很多的案件当中应该说都是似曾相识,远的比如说厦门远 华案件,就很多案件腐败案件当中这种塌方式的污案是非常普遍的。我觉得是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就是当地整个官场的政治生态的问题,当地整体的这种小的气 候,就不是非常清正廉明的。这样因为警察的队伍和当地整个的政治环境,整个官场的气氛是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就是当地有非常复杂的这种盘根错节的正向关系, 警察各种官员和商场之间,从业者之间有非常复杂的关系。第三个就是有非常巨大的利益链条,在所有的这个污案当中,都不是非常小的一些蝇头小利,都是后面有 很大利益诱惑的。

  董倩:

  另外一个王教授您怎么看,如果牵扯到各级的领导,刚才您分析了原因,那怎么看在这个河南这个案子里面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素质非常优秀的这些警员也沦陷了,要知道平时他们,比如说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都立过的人,怎么也会在这个问题上,也会翻跟头?

  王敬波:

  个 人能力与权力变现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虽然我们现在出现了很多能人腐败的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地的整个反腐工作是大面积失效的。实际上在这个里头看 出来了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公权力已经完全市场化。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案件当中反映出来了,按照级别的不同可能享受这种价值是不一样的,整个公权力都已经 按照级别权力的不同而享受了不同的市场价值,成为了这些警察个人变现的一种手段了。

  董倩:

  好,王教授稍候我们有更多的问题给您,我们看皇家一号的案发并不是偶发,虽然不是多数,但是也不是个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得分析怎么才能够堵住这方面的漏洞。

  董倩:

  在 “皇家一号”这个案件被查处之后不久,然后东莞又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打击整治,截至到2014年的6月广东省公安厅披露东莞共立“涉黄”刑事案件244宗, 查处“涉黄”治安案件442宗,661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超过1200名违法人员受到处理,其中涉嫌充当保护伞或存在失职失察、渎职问题的公职人员43 名,其中也不乏有公安分局的局长。那么面对这样连续出现的两起案件,公安部的态度是,各级公安机关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从严治警,对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徇私 枉法等钦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职务高低都坚决一查到底,绝不顾惜,绝不手软,这是公安部的态度,那么接下去我们请教一下王教授,您了解在面对比如说两个案件相继出现的时候,公安部门他们拿出的措施是哪些,实际的效果我们看到的又是哪些?

  王敬波:

  应该说对于这些尤其是发生在公安机关的这些腐败案件,公安部还是高度重视的,加强了警务督察的一些工作。另外从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在加强社会监督这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效果。总的来说我觉得公安部应该说还是保持了对这种反腐案件的一个高压态势。

  董倩:

  现在关键问题就是说虽然它的案发数量不多,比如说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两起,但是它给社会心理的冲击是非常大的,那么也就自然而然的人们就想怎么能够在未来能够防范住这种事件再次发生。

  王敬波:

  对, 应该说政法干警的这种腐败案件对社会的这种公平正义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警察,因为职责就是保护社会安全,如果警察这个沦陷了,对社会整个的影响是非 常大的,所以即便是我们现在有比较整个基础性的原则性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实际上在制度的清晰化方面,我觉得还是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的。比如说像我 们的警务督察,警务督察作为警察内部的一种监督,是专门监督警察自己的队伍的,2010年的时候,公安部开展了异地交叉督察,这个制度就本身比我们同地的 督察效果更好一些。但是异地交叉督察要常态化。

  董倩:

  另外,王教授您看从《人民公安报》里面不仅呈现了事实,也提供了一些比如说未来的一些做法。其中就提到说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群众、网络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您怎么看?

  王敬波:

  对, 实际上任何的监督要发挥效果都是难易独立发挥效果的,一定要内外结合,社会监督非常重要。尤其是媒体的这种曝光,媒体的暗访它带来的监督力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的社会监督,现在的很多的监督都是要求实名举报,但是应该说面对政法机关的这种实名举报,很多人压力是非常大的。

  董倩:

  好,非常感谢王教授给我们提供的这些解析,本来人民公安应该是社会安全的这种“保护神”,但是在“皇家一号”这个案子里面他们成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虽然仅此一次案件,但是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所以要不惜一切的努力去防范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编辑:李晨

相关热词搜索: 皇家一号 涉黄 警察

上一篇:北京市科协:“绿色背景保护视力”不靠谱 下一篇:老年人跟团出游新规 连续乘车不应超过2小时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