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一脚踏三省”美誉的青木川古镇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大山深处,这里祠堂庙宇密集,传统老街、四合院等古建筑成群,现存古建筑房屋达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镇面积约2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余人,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2008年被汉中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旅游接待单位,是集休闲、旅游、古民居、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历史工商文化古镇之一,2010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在这个美丽的古镇里驻扎着一群特殊的消防战士——宁强县青木川轻骑兵消防分队。2010年4月1日,首批由10名官兵,1辆水罐消防车组成的消防队入驻青木川古镇,担负起青木川古镇的居民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便民服务、消防宣传、社会救助和消防安全巡逻任务,多年来分队全体官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了各类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为宁强县青木川古镇的经济建设和古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钢铁队伍英雄兵 再苦再累不掉队
青木川古镇距离宁强县城106公里,四面环山,条件艰苦,分队官兵长年坚守岗位,克服种种苦难,为古镇安全保驾护航。分队目前有9名官兵,战斗编程为战斗一班,每个人都有明确得职责分工,每个岗位都是惟一的,可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既是驾驶员又是炊事员,既是班长又是卫生员,既是通讯员又是战斗员,每个人都要同时熟知每个岗位的职责,紧要关头,缺少一人都无法形成战斗力。消防的特殊性要求每个战士每时每刻要处于战备状态,缺一不可,因此分队官兵都自觉的形成制度,没有紧急事情尽量不请假。按照古镇居民生活习惯,分队官兵外出采购蔬菜需要赶集,每三天一次,如果遇到出警错过赶集,那么接下来的三天就基本吃不上新鲜肉菜,给官兵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全体官兵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他们明白,穿上了绿军装,就要扛起肩上这份责任。
九杆标枪坚守 只为万家灯火安宁
青木川轻骑兵消防分队的成立掀开了青木川古镇消防工作崭新的一页,也是历史的一页,现如今走在青木川古镇的大街小巷你总能看见一道别样亮丽的风景线,耀眼的红色战车,整齐划一的橄榄绿,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密密的人群中,使人心里悠然而起一种踏实的感觉。
青木川古镇大都是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木质建筑,日常防火监督检查尤为重要。分队官兵积极联合镇政府、派出所联合执法,深入到古镇各个重点景区、学校、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新街、老街各个店铺,全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坚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家一户的排查,一处一处的整治,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的同时分队官兵更加注重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在潜移默化中将消防知识烙在群众的脑海中,消防宣传员向群众发放《消防安全二十条》、《家庭防火十注意》、消防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向群众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常识,以及如何火灾报警、扑救初起火灾、火场逃生与自救等,消防宣传员们提醒游客在旅游景点、入住酒店及娱乐场所时注意的消防安全相关事项,还为游客讲解消防安全常识,以案说法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同时向景区周边出租车司机、私家车车主献上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叮嘱司机朋友要备好车载消防安全器材并且要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以及外出停车注意事项等,进一步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并且在景点、景区设置宣传广告牌,提醒游客不要乱扔烟头,关注消防,关注生命安全,消防宣传人员贴近生活的讲解,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节假日分队官兵还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巡逻,逢旅游旺季更是消防官兵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全天候来回巡逻于魏氏宅院、辅仁中学、旱船屋等各个重点景区,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采取措施处置,最大限度的挽救损失,并且还承担着社会治安巡逻,遇有群众纠纷时及时进行调节处理。同时分队官兵积极开展帮扶助残活动,帮助古镇生活困难的群众,义务为驻地学校、信用社等社会单位和群众送水、取钥匙、摘除蜂窝、打扫街道和景区,全面掀起社会爱心公益行动,号召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多年来,在消防官兵的坚守下,青木川古镇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未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为了古镇的明天更加美好,宁强县青木川轻骑兵消防分队这支年轻的队伍仍将时刻坚守岗位,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古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撑起一片蓝天,铸造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守护万家灯火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