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方军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6-03-10 14:21:25 编辑:何琪乐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刘方军-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社区民警——他叫“刘华城”.jpg

     【人物感动点】刘方军,男,39岁,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华城社区民警。在全市基层社区民警中,被群众亲切地用社区名称直接称呼的,刘方军算得上是第一个。在他身上,既充盈着汪勇那种真诚质朴的爱民情怀,更体现着创新突破的时代精神。他是一名社区民警,以“一团火”的热情去服务老百姓,享受着工作带来的乐趣;他是社区的“大管家”,他把自己的热情和心血全部灌注在社区,华城国际小区群众送给他最高的称呼是“刘华城”;他以“警察儿子”的情怀去关心着社区老人,同时也收获着一个又一个的感动。

  他叫“刘华城”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社区民警

  刘方军的为民情怀

  刘方军是华城社区的社区民警。在他的社区里,他还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刘华城”。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叫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叫的,“华城”已经代替了他的本名“方军”,成了社区群众都爱亲切叫的名字,而他本人和他的警务室,也成了社区一张响亮的名片,无论跟谁说起小区的治安状况以及那个工作勤、点子多、热心肠的刘警官,小区群众都是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

  敲不开的门

  大概没人能想到,与群众相处如此融洽的刘方军,在刚刚来到华城社区当社区民警时,还是吃了不少“闭门羹”的。

  2010年,刘方军从之前管的城中村被调至华城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走的时候,城中村的村主任代表2000多村民含泪请愿,想要留下他。在得知调动的决定无法更改后,数百村民又簇拥着他,一直送到村口。想起那些可亲、可爱的老乡,刘方军的心里就涌动着暖流,也对全新的“管片”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带着诚心、耐心和爱心,这里的群众一定也能像之前的老乡一样,迅速接纳他、支持他、信任他。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初来乍到,华城社区的业主们就狠狠泼了他一盆冷水。当他和以前一样,带着笑脸在社区中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时,接连跑了三个单元,却连一户人家也没敲开。他上楼上得腰酸背疼,说话说得口干舌燥,却被“砰!砰!砰!”的关门声砸得找不到工作方向了。进不了群众家门,无法让群众了解他,就更别说为群众服务了。

  可是,这个当过十几年兵的小个子民警并没有放弃。他冷静下来,又重新理了理社区的基本情况。这个小区情况特殊,既有常住居民,外来居住群众也很多;既有中国人,还有来自法国、美国、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的113名外籍人士。城中村的管理模式根本不适合这里,要管理好这样的小区,必须要用新方法。

  刘方军开始每天在小区内观察。连续几天下来,物业的管家部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社区的群众不愿意跟警察打交道,却跟管家部的“管家”们感情很好。华城国际小区物业客服部的工作人员从业主收房起就主动跟进服务,每位工作人员都掌握着200-300户的人口信息,小区内的大小事情,无论是业主装修还是婚嫁,抑或是购买水电气等各种生活服务,都在管家部的职责范围内,他们和业主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于是,刘方军主动上门找到了管家部的主管、物业部的经理,经常与他们探讨问题,商量管理小区的方法,还帮他们训练社区保安队,为他们定期提供周边治安状况。

  一来二去,刘方军和物业部的主管和管家们变得无话不谈、互称兄弟,管家们也开始积极配合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在10个管家的帮助下,他进了小区千家门。每敲开一户门,刘方军都真诚地介绍自己,耐心了解相关信息,并提醒业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渐渐地,业主们的防备心消除了,大家通过接触和了解记住了这个“新来的刘警官”,刘方军也通过艰苦细致的上门走访,逐渐积累起大家的信任,同时建立了详细规范的社区工作台账,为创建平安社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一表一册一平台”动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人口实行管家式的精细化的管理。借助动态管理系统,组建义务调解员、义务协管员和治安信息队伍,实现了社区管理规范、治安秩序井然,也使华城社区连续四年实现了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同住“地球村”

  针对华城国际小区外籍人士多、沟通管理不便的情况,刘方军也总结出一套“6+1”工作法,利用房屋中介、物业主管、管家、门岗保安、社区工作人员和外籍志愿协管员6支队伍,开展1对1的服务管控,辅助管理好居住在小区的外籍人士。

  这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外籍志愿协管员了。小区里居住的外籍人士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各有不同,但大多是附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如果能在其中发掘一两名精通中文的作为协管员,对这些外籍人士的管理就容易多了。但素昧平生、语言又不通,想找个外籍协管员是难上加难。刘方军决定先从语言入手,让自己能和他们交流起来。

  可下定决心容易,真学起来就难了。刘方军老家在农村,上中学的时候,最头疼的课就是英语,26个字母颠来倒去,它们不认识自己,自己也不认识它们。他也还清楚地记得,当兵后上军校,第一节英语课上,自己的“陕味英语”就笑翻了全班。从此后,他既不愿说英语,也不愿写,反正不出国不和老外打交道,一辈子他也不想再学英语。可没想到,偏偏就是这么巧,转业当了社区民警,管了一个满是外国人的小区,把这个英语的“门外汉”逼上了梁山。他咬咬牙,拿出在部队攻坚克难的勇气,决心把这英语当个山头“打”下来。于是,刘方军报了英语班,每晚下班后抱着英语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有时在小区碰到外国学生,他也大胆上去问两句,就这样半年下来,虽然磕磕绊绊,他也掌握了最基本的对话,也跟几个外国学生逐渐熟络起来。可外籍协管员这事,几个学生一听,都纷纷摆手不愿当。

  就在刘方军发愁时,机会突然送上门来。法籍华人小李精通中文,性格开朗,在小区居住的留学生中有很好的人缘。刘方军想让他当协管员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刘方军开着警车在华城国际小区附近巡逻时,发现法籍华人小李正和两名女同学着急想打车,而过往的出租车却几乎都载着人。见此状况,刘方军马上上前询问,小李焦急地告诉他:“我们要去学校,今天的课特别重要,眼看要迟到了,却打不上车。”刘方军二话没说,叫三人坐他的车去学校。但小李就是不肯同意,说:“我们可以打到车,就不麻烦你了。”但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打上车。“快上车吧,下雨天车特别难打,去晚了你们会被老师批评的!”在刘方军的劝说下,三人最终上了车。到达校门口,小李拿出钱说:“谢谢你,这是你应得的报酬”。刘方军愣了一下,接着说:“在中国,帮助别人是一种传统美德,有些事情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何况我是一名警察,帮助你们是应该的。”

  那天过后,小李便经常来找刘方军,因为他对中国文化感到好奇,也想学习中国文化。再后来,两人逐渐变成了好朋友,刘方军在给小李讲述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法律传授给他。终于,小李愿意担当了外籍协管员,在小李的带动下,美国人大山也加入到协管员行列,他们经常在外籍人士中广泛宣传中国的法律和规定,给他们的外国朋友讲述中国礼仪。经过他们的努力,居住在华城国际小区的外国人也渐渐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来,小区也越来越和谐。

  艰难的抉择

  在华城国际小区,居民不仅给予刘方军“刘华城”的最高荣誉,同时还给他“好儿子”的称谓。这个“好儿子”可不是凭空来的,是刘方军5年来帮助20位迷路老人平安回家换来的。刘方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还得从他姨父走失的那件事说起。

  2010年4月份,刘方军正在警务室处理一起群众纠纷,突然接到家里电话,妻子告诉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姨父在做体检的过程中走丢了。刘方军知道,姨父家的表弟表妹都在外地上学,身边没孩子,姨妈身体不好、受不得刺激,便赶紧处理完了群众纠纷,收拾东西准备去找走失的姨父。可就在这时,他又接到社区群众的电话报警,说自己80岁的父亲走丢了,需要帮助。

  这下可让刘方军犯了难,一边是亲人走失,一边是群众家人走失。如何选择呢?

  “不能失去警察的本色、不能在关键时候让群众失望”的责任感让刘方军没有多想,他给妻子打了电话,让家里人先去各处可能的地方找姨夫,自己就急匆匆地跟着报警群众寻找80岁的老人去了。根据走失老人家属提供的信息,他启动小区联动机制,出动社区保安、管家等多人打听情况和多方查找,奔波近两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

  就在他陪同老人在救助站等待其家人时,刘方军看见自己的姨父孤独地站在救助站的角落里,身上、头发上不知在哪里蹭得全是土,无助地望着他。他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流出来。巨大的歉疚和自责一下子填满了他的心,心里一阵酸楚。“虽然我姨父当时已经不认识我了,但是见我流着眼泪走到他跟前,他突然也大哭起来。”刘方军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都还忍不住地眼圈泛红。闻讯赶来的家人看到姨父后,一家人抱头痛哭。这个场面,刘方军一辈子都忘不掉。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那些走失的老人找到家人,因为失去亲人的感觉太难受了。

  个头不高,却用警察的责任和信念赢得了一方百姓的仰望;其貌不扬,却用胸前灼灼发光的警徽诠释着对百姓胜似亲人的亲情。他就是刘方军。在他身上,既充盈着真诚质朴的爱民情怀,更体现着创新突破的时代精神。他热心对待每一次求助,诚信处理每一件小事,用心化解每一个矛盾,赢得了众口一致的称赞,真正践行着“我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把我当亲人”这句朴实而亲切的口号。

相关热词搜索: 刘方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