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是张恒康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参加公安工作17年来,他在镇坪的刑侦战线兢兢业业,出色地充当了一名刑警探路者的角色。
作为刑侦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张恒康充分发挥刑事技术引领作用,带领部门民警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摸索适应本地特点的破案技战法。近年来,张恒康带领刑侦人员,在镇坪破获了一起起案件,如2013年镇坪首例电信诈骗案件、2014年安康首例河南上蔡籍冒充武警订购帐篷电信诈骗案件等,总结出了比较完善的技战法,开创了我市侦办此类案件的先河。
2015年初,镇坪县公安局接到该县居民黄仁军报案,称其前一天农行卡内的4万元现金被转走。接警后,张恒康初步分析此案为盗刷银行卡的系列性信用卡诈骗案件。专案组确立了“专案经营,串并案件,分步抓捕”的工作思路,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先后抓捕犯罪嫌疑7人,冻结嫌疑资金220万元,摧毁盗刷银行卡犯罪团伙2个,查获洗钱团伙组织4人。
2014年1月22日13时许,镇坪县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肇事案,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接到报警后,张恒康带领技术部门民警会同交警部门,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查,做好现场痕迹物证的固定、提取等相关工作。由于车辆行车记录仪图像模糊不清等原因,一时无法还原事故现场。为了能更准确地分析出事故原因,张恒康连续奋斗了2个日夜,将提取到的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最终恢复了事发现场的视频录像。他耐心细致的工作,为该起案件最终的定性和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中,张恒康不但善于学习掌握传统刑事技术手段,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他也不甘落后。在平常的办案中,他经常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破案手段,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公安网信息资源,多种信息化破案手段多管齐下,破获了多起系列诈骗案和镇坪第一起贩毒案件。
2014年6月23日23时许,该刑警大队接到城关派出所转警:有人匿名举报柿子树坪小区高某家有人吸毒。接警后,张恒康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勘查,在高某租赁房的卧室和客厅中,检查发现了大量疑似吸毒器具和少量疑似毒品。经调查,在高某租赁房发现的疑似毒品为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净重56.5克,为高某的男朋友李某所有。而且城区群众多次反映,年轻人经常聚众吸食冰毒。为打掉隐藏在城区的吸贩毒人员,铲除毒瘤,张恒康立即制定侦查方案,周密部署,利用公安网络对李某实施网上布控,带领侦查员辗转安康、湖北竹溪等地调查取证。经过近2个月的秘密工作,于2014年8月13日在网上信息分析比对时,发现李某在平利宾馆出现,随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冰毒42克。经侦查,一举打击处理吸毒人员5人,其中强制戒毒3人。
2013年12月19日17时许,镇坪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接到城关镇柿子树坪向升兰报案。向升兰说:“中午10点多我接到一个自称镇坪县武警中队的人的电话,说要买我家的水泥和石子,随后又提到买帐篷,让我帮他联系北京一家卖帐篷的,可以从中赚点钱。我就按照北京卖帐篷的要求,先后往一张农行卡上存了30800元,后来发现被骗了。”
张恒康立即对受害人描述的过程进行分析,该案为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面对侦办难度巨大的电信诈骗案,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难情绪,带领侦查员调取了大量资料,开展网上分析研判,利用火车、汽车旅客信息,进行高危地域人群比对碰撞分析,核实比对一百余人,分析处理视频资料500多个小时。通过调取镇坪的宾馆住宿监控和火车站购票监控,张恒康比对确认发现其中一名叫任某的嫌疑人。为了“全歼”犯罪团伙,他果断采取长线经营的侦查思路,多种信息手段并用,一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布控,一方面在公安网上实施案件串并。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一举将冒充武警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打掉,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带破陕西延安、榆林、内蒙乌海等地诈骗案6起,涉案金额60余万元。
此案侦破期间,张恒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破案工作当中,连续工作90多天,多次赶赴河南。为此,他放弃了元旦和春节等假期,出差期间生病了依然坚持工作。他用执著的信念和无数个不眠之夜,为群众换来了安稳和谐的生活环境,诠释了“破小案暖民心”的真谛。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张恒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有困难的群众,他从来都是热情接待,不管大案小案,有案必接,接案力破。工作中总是苦活累活抢着干,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在值班备勤的岗位上总有他的身影。他用自身言行诠释了刑警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誓言。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业务上争当技术能手,在纪律作风上严于律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关热词搜索: 张恒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