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周时期军用“指挥棒”被发现 疑为杜伯使用

来源:三秦网 时间:2016-03-25 08:15:05 编辑:王玮玮 作者:李永利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jpg

  西安市杜城村李某收藏了一把酷似甘肃张家川县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shū)”的器物,文物爱好者刘振忠结合该村历史文化并查阅相关史料,初步判断为西周时期的军用“指挥棒”,疑为杜伯使用,樊仲父设计制作。
  昨天上午,记者和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报道的呼延思正先生来到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办杜城村刘振忠家中时,他正在查阅我国秦汉以前有关青铜器的史料。电脑上停留着一张古代人们防身用袖锤的器物,前端呈南瓜状,如婴儿拳头大小,外观为铜质,带着一根铁柄,铁柄腰部束着一枚铜质箍子,下方有一个洞,铁柄尾部呈六棱状。
  该器物旁边的名牌上写着:“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国家一级文物”。名牌下方标注着“甘肃张家川县博物馆馆藏”字样。刘振忠说,他们村一位李姓村民收藏了一件器物,与照片上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形状一模一样,但制作要比这件精美得多。他通过查阅相关史料,请教国内相关考古专家,初步判断李某收藏的器物年代要比“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早,极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将领用于指挥军队的殳。
  呼延思正先生盯着电脑上的这张照片仔细看了一会说,1985年10月,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于恭门镇白起堡出土了一件秦代兵器六棱铜铁复合殳,长43厘米,重1.5公斤,形状奇特,较为罕见。经过考古专家评定,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张家川县博物馆,就是照片上的这件器物,它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当地群众称其为白起袖锤。
  “‘殳’是秦代以前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兵器,立于阵前的战将手持殳,有旌旗悬挂在殳上。西周时期,‘殳’是王朝警卫部队的指挥用具,相当于中央警卫部队首长所持的警卫、仪仗指挥棒。”刘振忠说,他初步判断李某收藏的就是一件铜铁复合殳。接着,刘振忠给李某打了个电话说,“把东西拿过来。”
  过了大约10分钟,李某来到刘振忠家,从袖筒里拿出一件铜顶铁柄的器物,形状与“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一模一样,通体长29厘米,重720克,上部材质为青铜六面形,每个面上都刻有图案,目测第一面酷似猫头鹰一对,第二面为立状交尾蛇或鸟一对,第三面为龙一对,其余图案模糊不清。下部带着一根铁质棒形的柄,铁柄前端与顶部相连处有两对动物图案,铁柄腰部箍子脱落,但留有铜质錾口,铁柄底部为多棱形帽状,表面刻有花纹。刘振忠指着两个及其模糊的“字”说,初步判断为“凡”、“父”二字。
  65岁的李某说,这件器物是他爷爷流传下来的,他小时候经常拿着玩,后来扔进了家里的杂货箱子里。今年春节前收拾屋子时翻腾了出来,刘振忠看见后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开玩笑说是砸核桃的。没想到,刘振忠还把这当成了“宝贝”在研究,结果发现其非同一般。
  刘振忠说,他查阅史料发现,这件器物从图案设计、制作以及所用材质,极有可能是西周时期的的军用“指挥棒”——“殳”。从铁柄底部“凡父”二字考证,基本确认为樊姓始祖樊仲父制作,因杜伯(姬恒)任宣王时期西周王朝的右将军,负责守护镐京西六师全盘工作,这件殳很有可能是杜伯所有。他为此邀请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张天恩、岳连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王晖看过此物,暂时还没有确切定论。
  首席记者李永利实习生温琳

相关热词搜索: 指挥棒 刘振忠 西周时期 铁柄 杜城村 器物 秦代 李某 铜铁 史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