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新常态 光明论】算清这三笔账关乎你的生活质量

关注 光明网-经济频道 作者:刘超 2016-04-06 17:13:27
[摘要]“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流传的在珠三角地区的话道出中国代加工产业的辉煌。”  产学研结合的核心在于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由政府出资引导、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围绕集聚产业链搭建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流传的在珠三角地区的话道出中国代加工产业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依托人口红利和要素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经济质量和效益低等矛盾凸显。机遇与挑战相伴,以要素为发展动能的制造业城市该如何在困境中“转身”?

  破技术壁垒算“创新账”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旧力”将尽:人力和要素成本优势丧失;而“新力”未生:新的市场竞争力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更早确立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意味着在市场上占据先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只能制造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受制于人”。他举例说,某种增压器,在国内无法生产前,外国企业卖10万元,当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投产后,外方马上就降到5万元。

【新常态 光明论】算清这三笔账关乎你的生活质量

  图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制造业机器人(光明网记者刘超/摄)

  光明网记者在珠三角地区一家企业看到,智能机器人正沿着轨道对产品进行精密加工。用在这款机器人身上的编码器以及芯片为该企业自主研发,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成本却仅为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一经问世便迅速打开了市场。

  像这样“小而精”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还有很多。创新为主体企业队伍的扩大促成了产业集聚,持续的竞争压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良好的创新氛围带来的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我们5年投入了1.6个亿,其中近1亿资金用于研发。”某放疗设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仅用时3年他们就自主研发了第一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这本展示了企业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却也让人看到企业作为个体进行创新的成本之高。个体力量有限,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点”,如何以“点”带“面”发挥整体作用是提高创新效率、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关键。

  政企协同算“转型账”

  产业转型是在企业转型的基础上进行的,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如何帮企业利用手上有限的资源完成整体“转身”是制造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指出,创新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很难靠单一企业解决。产、学、研分离与个体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痼疾”,在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如何让企业站在行业的高度上分享、协作以起到“1+1>2”的效果?

  横沥镇的转型是制造业区域整合、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镇内多数企业主要从事玩具、家具模具制造。随着近年来“订单经济”模式难以为继,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也相继面临选择的窘境:产业转移还是转变发展方式?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人口红利 新要求 横沥镇 环境损害 光明网

上一篇:券商呼吁尽快调整风控指标管理办法 建言有紧有松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