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近50年太白山气温升高 太白积雪六月天胜景难再觅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16-04-12 07:12:33 编辑:李晨 作者:张松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太白积雪(资料图片)

  太白山横卧在陕西眉县、太白县、周至县境内,是陕西境内秦岭山脉主峰,海拔3771.2米,也是秦岭的最高峰。这里曾因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冬夏积雪,望之皑然。”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历来为文人所赞美。

  资料显示,近50年,太白山山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胜景已很难看到。如何才能保护好太白山的生态环境,相关专家表示:唯有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

  现象

  太白山积雪呈减少趋势

  山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小时候,即使是夏天,太白山上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而现在,不要说看积雪,就是想看清太白山也要选个好天气。”眉县横渠镇街北村村民王向东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但是太白山雪线逐年升高,以至于他已经无法看到小时候向往的景象。

  据气象监测数据及卫星遥感资料综合分析,近50年,太白山积雪呈减少趋势,太白山山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如今,“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胜景已很难看到。

  陕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雷向杰表示,太白山积雪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山顶及山梁两侧,太白县气象站积雪观测资料和太白县气象站、眉县气象站、周至县三个气象站的高山积雪观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部中山区、中高山区积雪初日推迟,年积雪日数和连续最长积雪日数减少,积雪深度变浅。中部中高山区积雪日数和连续最长积雪日数变化不明显。

  统计

  西部中山区气温每10年升高近0.4℃

  降水量每10年减少10.6毫米

  “1962年到2014年,西部中山区平均积雪日数33.3天,近50年10月至次年5月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近0.4℃,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10.6毫米,导致累积雪深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气温与累积雪深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46,二者关系非常密切。”雷向杰说。

  近50年来,西部中山区的积雪初日平均每10年推迟4.1天,积雪终日平均每10年提前2.3天。积雪日数平均以每10年3.2天的速度减少,年最大积雪深度平均每10年减少约1.5厘米。与西部中山区相比,西部中高山区年平均积雪日数153.6天,是中山区的4倍多。但与中山区一样的是,积雪初日推迟,积雪日数和连续最长积雪日数减少。积雪初日平均每10年推迟15.6天,积雪终日平均每10年提前2.9天,积雪初终间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2.2天。

  “虽然2010年太白山积雪区面积略多于2000年,但2010年深雪区面积23.62平方公里,占积雪区面积的26.3%,而2000年深雪区面积51.14平方公里,占积雪区面积的62.5% ,2010年深雪区面积比例明显小于2000年。”雷向杰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这些数字还在继续发生变化。

  对于太白山上的气候变化,已经在山上工作了19年的李军林深有感触,他说:“由于10月到次年的4月山上天气寒冷干燥,海拔1300米以上会实施封山措施。但最近这些年,基本二月初就开山了,明显感觉变暖了。苍蝇、蚊子在海拔1300米以上也开始出现了,以前我记得在那么高的地方根本没见过。”

  建议

  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

  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太白山是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岭,这里许多独特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太白积雪外,还有横跨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5个明显气候带的植被分布,以及瞬息万变、晴阴无常的高山气候,这些独特的自然现象也将随着气候变化发生变化。”雷向杰说道。

  雷向杰说:“太白山这片森林具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为关中地区甚至整个中国中部地区竖起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而太白山积雪面积缩减带来了生态隐忧。唯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记者张松 通讯员闫靖靖 张杰

相关热词搜索: 积雪日数 太白积雪 太白山 胜景 水经注 海拔 太白县 雪区 山区气温 降水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