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陈忠实今晨因病去世 耗时4年写就成名作《白鹿原》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6-04-29 09:33:39 编辑:王静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今晨7时40分左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在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

  陈忠实于1942年出生于西安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高中毕业,做乡村小学、中学教师和区、乡干部20年,1982年调陕西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Img329907599.jpg

  创作近五十年 以《白鹿原》为代表作

  陈忠实自1965年初发表处女作散文,197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以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其中9部(篇)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著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也是其成名著作。该作品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行已超过20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5124319c9203fb9c3627f02d083e2379.jpg

  多部作品曾斩获国内文坛知名奖项

  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

  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

  《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

  《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

  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年-1991年报告文学奖

  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青海高原一株柳》被改写选录于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语文书中的第十五课。

1200198784_16.jpg

  拿下矛盾文学奖的《白鹿原》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陈忠实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陈忠实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在具体的创作中,陈忠实大量借鉴了潜意识、非理性、魔幻、死亡意识、性本能等现代主义手法,从而使情节愈显曲折,突出了人物命运的不可臆测。尤其是魔幻手法,在中国传统农村的直观思维中也可以找到根源,农村中那种融主观和客观、生与死于一体的原始宗教的二元论世界观,恰恰是魔幻思想的温床。陈忠实正是通过这种魔幻描写,模糊了生者与死者、冥界与人间的界壁,在人与鬼的冲突中来展示人性深处的东西,揭示人性的悲剧、人生的苦难。同时,这种手法还给所叙述的历史带来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性,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仿佛冥冥中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握着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陈忠实 今晨 去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