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微软的 “萌妹子”小冰,引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在满足现代人社会化诉求的同时,也让人工智能与用户在情感上建立更深度的连接。“小冰”的到来,还可以拓展多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无限遐想?微软做了一个技术平台方案,希望带给内容创业者一些新的思路。
分享嘉宾
曹文韬: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
通过多重渠道,实现了人和世界的对接
之前大多数版本的“小冰”,实现的都是对接世界的功能,包含了内容、服务。而今,更重要的是让人工智能走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而这一过程,就是要完成同人类的对接。不论是小时候看的“哆啦A梦”,还是前两年看的“大白”,只有和人建立了情感关系,人工智能才能在未来帮助我们对接这个世界。要建立这一情感关系的基础,就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如文本、语音、视频,让机器人进行响应,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
基于对话系统,“小冰”已经能实现很多对话功能。从你开始跟他说话的第一天,他就不断开始理解你,从一个陌生人变成熟悉朋友。面对每天上百万用户发过来的内容,不论是文字,或者图像,“小冰”都会有一个类似于人的感观和回复。以一张肿胀的脚的图片为例,如果给一个人看,他更多注意到的会是炎症,“小冰”也同样能做到。
有了对话、视觉系统还不够,“小冰”还有语音系统。如果你关注“小冰”公众号,你跟它进行语音对话,就会听到那是一个15岁女孩的声音。这个声音经过了我们很多的测试,是一整套微软技术围绕语音层面的结晶。
为平台用户提供很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微软的使命是从人工智能角度,实现人类和世界的对接;我们目前更进一步的使命,是帮助到各个行业、各个媒体人,来实现你的世界和用户的对接。“你的世界”在这里是泛指,可以是你的内容、服务,也可以是你的文章。
微软会把“小冰”做成商业化产品,即便“小冰”是免费的,它也能帮你实现很多功能。你只要把“小冰”对接到你的微信公众号,就能和用户获得时时刻刻的互动,而不是说让用户回复关键字来察看内容,亦或是等待你推送文章。这一互动过程,人工智能还可以时时刻刻在了解你的用户在说什么,并匹配你的公众号所对应的内容。
前段时间,几万公众号与“小冰”完成了对接,它们平均实现了15倍的用户增长,甚至达到了40%的阅读转化率。这个数字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它是基于内容出发的,是用户和“小冰”聊到了这样的内容,触发了内容的响应。
“小冰”诞生第一天涨到4千万粉丝,靠的是产品本身。我们有一个产品叫拼颜值,就在“小冰”平台上,用户在玩的过程中会觉得非常有趣。因为这个过程,基于大数据,对照片进行了人工智能的识别,不会让客户觉得这是一个营销。当我们把这样的产品代入到公众号的时候,就为公众号带来了推广的作用。
在前期,我们所有公众号开启测试时,我们会发现大量公众号粉丝的增长,平均达到了之前的三倍。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在你的自己的公众号上,用户想借助语音查询某个内容,或者订机票,你作为运营者是没有办法的,必须配置一个在后台的工作人员。然而今天我们把 “小冰”的语音识别,包括语音回复也对接到公众号里,就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小冰”将走向多平台,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的“小冰”已从最早发布的微信平台,扩展到了微博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双V运行。也就是说,在一个平台上,你的内容可以实现多渠道发展。接下来,我们和优酷、美拍会有很多的合作和拓展,所有的运营主今后也可以把”小冰”加入到自己在优酷频道上运营,帮助和自己的粉丝实现更多的互动。
“小冰”是一个全球化产品,在日本也上线了。下一步,微软将会在日本和LINE洽淡合作,把“小冰”加入到每一个日本LINE公号后面,实现互动的过程。LINE在中国没有,不过中国有微博,面对而今全网宽平台的优越环境,我们用一个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全网多平台、多渠道的管理。
所有关于“小冰”的服务,大家都可以到这个网站实现:www.bing.com/ad,右边是我们整个运营平台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我们每周都有新产品、新技能发布。在这个平台上面大家可以免费的,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接入人工智能的服务。
相信好玩的产品一定会带来很好的传播,希望大家能把它对接到自己的公众号里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本文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曹文韬在5月19日“新榜样”全国行西安站上的演讲整理稿,已经嘉宾确认)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