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建设工作者,王军同志应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持续创新,为企业、社会和顾客创造一个个优良工程,带领起来了一个优秀团队,成为了集团公司的骨干力量,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为企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热心于慈善事业。
2014年7月的一天中午, 王军在安康市高新区汉江路办事回来的路上,他看见一位年长的环卫工人,戴着帽子,搭着毛巾在烈日下清扫马路,路的另一旁有三位环卫工人在休息的间隙里坐在树下少有的阴凉里,喝着自带的凉开水,当他看见这种场景处时,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回到工地上,翻看手机看看这心酸的图片,久久不能平静,他琢磨着怎么样才能为改善环卫工人的休息环境做点贡献,连续几日调查与了解,一位环卫工人李大妈告诉王军,她是是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老环卫工人,她说她的职责就是时刻保持这段路面的整洁,一年365天,不管严寒与酷暑,她必须得天天守在路面上清扫垃圾。她还说环卫工每天凌晨4点多就开始工作,大都是出门前带上一瓶水,如果是工作中喝光了那就忍着回家再喝,他们从来不会麻烦周边的居民或者商户。于是,王军下定决心自掏腰包为环卫工人购买了移动休息室,捐助给环卫工人们,让他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个歇脚的地方。当环卫工人李大妈得知他们的休息室是王军捐赠的,她很高兴、很激动的握住王军的手说“干了20多年环卫工,第一次见到有好心人专门为我们环卫工设休息处,现在我们有了移动休息室,好多事都得到了解决。王军还表示,通过爱心捐赠移动休息室带给环卫工人温暖的同时,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不乱丢一片垃圾,不为环卫工人增添负担。
2015年8月暑假接近尾声,孩子们又将踏进校园进行学习,然而在安康市江北谢大哥一家因命运多舛和挫折让整个家庭走向了绝境。他们是三口之家,孩子只有3岁半,然而孩子的父亲谢大哥因为其他原因双腿截肢,靠双手修鞋维持生计,孩子的妈妈下半身瘫痪,只能坐到轮椅上,孩子还要上幼儿园,当王军知道谢大哥一家遭遇这种挫折与困难的时候,在他心里默默许诺,他便于谢大哥本人进行了交流,得知谢大哥一家一个月大概需要支出多少生活费的时候,在看到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王军被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他坚定的表示愿意资助谢大哥部分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就这样,在王军的资助和关怀下,谢大哥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有善的提高,只要王军有时间,他就去谢大哥家给帮忙,帮他做一些家务,还给孩子讲有趣的童话故事,人常说日久生情,在王军的眼里,谢大哥一家已不是自己资助的一个对象,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而在谢大哥一家人的眼里,王军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好人,而是用心用爱关心得恩人。
王军资助事迹看似平淡,事迹却是那么的不简单,谢大哥一家每月的生活费与孩子的上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王军一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且夫妻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孩子还需要上学,这些开支也需要他们夫妻支撑,尽管如此,王军从未放弃对谢大哥一家的资助的念头,他相信谢大哥一家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他担心妻子反对,但是妻子告诉他,我永远都会支持你这一善举。
王军的事迹被单位同事知晓后,他平静的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不图名利,更不图他们对我的回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也能伸出援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编辑:王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