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华社播发长篇述评,详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来源: 新华全媒头条 时间:2016-06-08 15:22:21 编辑:王玮玮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5.png

这是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一角(2016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全面中突出重点,以抓重点引领全面,党中央对改革的认识实现新的飞跃。

  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3月,国务院批转《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 韩庆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性”的改革、“攻坚性”的改革、“治本性”的改革、“科学性”的改革。放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上,全面深化改革属于改革理念的“升级版”。

  路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勇气、智慧和力量

  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除审议通过若干改革方案外,还强调,要抓紧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方案落实,也要督责任落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历次会议几乎都要强调“落实”二字。

  改革是涉险滩,是动奶酪,是啃骨头。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大事,也是难事,既需要决心,也需要策略,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展现攻坚克难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一个多月后,中央成立了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立足全局谋划和推动改革,统筹协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陶文昭这一重要组织措施,体现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从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到强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将改革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深水区推进。

  从开局之年的强势起步,到关键之年的协同进击,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拿出统筹协调的科学方法

  2015年11月9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在京召开,对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也对群团改革进行试点安排。

  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既通过顶层设计为改革明确方向,又通过试点探索为改革投石问路,这是富有中国智慧又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改革方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

  两年多来,中央围绕如何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做出一系列深入探索,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激发推动改革的力量

  从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到要求领导干部“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再到号召领导干部着力提高“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两年多来,中央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

  30多年改革开放,认识上的每一次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与胆识。

  

相关热词搜索:

Top